首页 > 金融

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问题是什么

更新时间2018-03-17 01:05:41

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问题


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

甘肃丝绸之路黄金段丰厚的历史文化、难得的新亚欧大陆桥通道优势、丰富的能源矿产优势和中华民族文化起源地之一等优势,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给甘肃留下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其内容丰富多彩,非其他地方可比。重要的如古城遗址、汉明长城、简犊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均为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如何改变甘肃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足的劣势,我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优先开发高端产品,是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之一。甘肃世界文化遗产,特别是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备选项目,甘肃文物的五大优势,即石窟、彩陶、汉简、长城、古遗址项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中的可利用项目,文化名山项目,黄河旅游项目,自然景观,即雅丹、丹霞、喀斯特地貌,大漠戈壁,草原游牧,冰川雪山项目,都缺乏适合旅游业发展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要实施旅游先导战略,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交通建设适应旅游发展要求,优先开发甘肃文化旅游高端产品,塑造甘肃旅游形象,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如敦煌文化品牌。敦煌莫高窟自20世纪初藏经洞发现以来,敦煌学成为国际显学,敦煌莫高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甘肃段有100多处石窟,绵延1600多公里,甘肃境内的石窟以数量多、内涵丰富而享誉世界,甘肃是颇为壮观的石窟艺术之乡,昭示着中国石窟艺术产生、兴起、发展、繁荣和衰落的全过程,反映了中国上迄十六国,下至明清1600多年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以敦煌文化为龙头的石窟艺术资源,以发展石窟艺术旅游开发系列产品,打造以世界宗教文化中心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品牌。

再如河西走廊保存有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等级、规格、形制和规模的大量古城遗址和遗迹,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明清时期,年代之久,数量之多,分布之密,成为我国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城址集中分布区。这些古城遗址和遗迹虽然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们如同一座座历史丰碑,自东向西,屹立在河西走廊沿途各地。研究这些古城址的兴废及其地理环境的历史和生态变迁,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是河西地区至今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的一笔有着巨大文化和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应迅速组织历史、文化及旅游等部门,对分布于河西走廊的古长城、古城遗址和遗迹进行深入普查,摸清底细,分门别类,制订出保护和旅游开发规划,结合汉、明长城,以河西走廊“古城游”或“长城一古城游”的形式,逐步向国内外游客开放。这也是今天打造河西走廊旅游黄金线的最大亮点。

二是实施团块式开发模式,是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之二。鉴于甘肃东西狭长的地理条件,以市、州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团块式开发,以团块组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区,如陇东(平凉、庆阳)旅游区,陇南(天水、陇南)旅游区,甘南临夏旅游区,陇中(兰州、定西、白银)旅游区,河西(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旅游区,凸显甘肃旅游的整体特色。

如黄河文化品牌。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甘肃省内980公里。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 20世纪初就在黄河流域甘肃段找到了源头。黄河九曲十八湾的首曲就在甘南玛曲,这里有著名的藏族玛曲弹唱、格萨尔说唱艺术。黄河甘肃段已经修建和正在修建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小峡、大峡、乌金峡、红山峡、黑山峡等大中型水电站,构成高峡平湖景观,将黄河水库和两岸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打破地域限制,开通黄河文化旅游线路,有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优势。

三是打开交通瓶颈,是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之三。随着国道、省道、县乡公路网建设,兰新高铁的开通,兰渝、西平等铁路建设,天水、陇南、夏河、金昌、庆阳、嘉峪关等支线机场的开通,以及兰州、敦煌机场运力的提高,甘肃旅游交通困境将得以改善。

四是丰富文化内涵,是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之四。现代旅游已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体验旅游过渡,不管采取哪种旅游形式,游客感受的还是异地的文化,加大文化产品与旅游产品的整合力度,提升文化内涵,使文化与旅游水乳交融,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实现双赢的有效形式。甘肃有适应于旅游的特色文化产品,但风行国内外的旅游演出、景区民俗风表演、艺术品和土特产的规模销售,却是甘肃旅游的薄弱环节。利用甘肃的文化、自然、气候资源,开发文化、休闲、体验旅游项目,发展休闲旅游和体验旅游,应该成为甘肃旅游升级和效益追求的目标。

    如保护、开发与利用甘肃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全面考察现状、多方筹集资金、加强法制建设等诸多环节,但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在市场中形成民族民间文化品牌。虽然现代文明的冲击使保护抢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文化多样化的难度越来越大,但也为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产业提供了契机。甘肃民族民间文化,特别是藏传佛教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应成为甘肃文化产业的王牌和发展经济的引发器。

五是实施文化旅游先导战略,是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之五。文化资源是甘肃旅游产业的主导资源,甘肃旅游产业实质上是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是以自然历史文物景点观光服务为中心,带动饮食、旅馆、交通、商业、娱乐、演出、艺术品成龙配套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产业行业。要做好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总体规划,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在全省形成大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景名胜区为主干的一体化的文化旅游网络和市场运营机制。要以鼓励开发文化资源为重点,从规划上打破行业、体制、区域、所有制四大壁垒,在总体布局规划的指导下,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参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形成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各级各类文化旅游产品。要重点鼓励演出项目、艺术品项目、文化娱乐项目、文物开发项目与旅游企业的结合,推出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高收益的文化旅游精品。

六是大力发展甘肃文化演艺产业战略,是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之六。

20世纪70年代末甘肃省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剧《丝路花雨》,标志着一个新的舞蹈品种——敦煌舞蹈的产生,成为中国舞剧发展的里程碑。《丝路花雨》的演出风靡世界,成为20世纪的华人舞蹈经典作品。自《丝路花雨》以后,甘肃创作演出了《敦煌古乐》、《敦煌组舞》、《西出阳关》、《大梦敦煌》、《敦煌韵》等敦煌舞蹈作品,研究出版了《敦煌舞蹈教程》,敦煌舞蹈成为甘肃艺术院校的教学课程,形成了敦煌舞蹈的院团派、学院派两大流派。在甘肃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敦煌舞派的两大流派都需要大力发展,这不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最亮丽的文化品牌,而且是甘肃文化走向世界的文艺演出产业品牌。


上一篇:商业和经济的区别?

下一篇:2018年中国经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