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中医所说寒气湿气是在身体的什么器管里或者是在肠道里吗

更新时间2018-03-16 15:53:20

不动如星的说法是片面的。

中医是一种宏观的理论,在西医里面确实没有寒气和湿气的说法,只是说动力不足或者产热减少或者局部微循环不好什么的。但是我们不妨把它仅仅当一个名称理解就好。其实讲述的是一些现象。

人体内在平衡的失调,会出现“内风”“内寒”“内火(热)”“内燥”“内湿”等和自然界的寒、热、燥、湿有着类似特征的病理状况,这五种病理现象,中医上称为“内生五邪”。如果是外界风、寒、暑、湿、燥、火破坏人体内在平衡面引起疾病,则称为“六邪淫气”。

您问的寒和湿要看是内还是外,这个在中医里面解释是不同的。

内生五邪是人体脏腑自身机能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由于疾病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自然界的风、寒、湿、燥、火等外来的邪气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中医上也将它称为“邪”,只是这种“邪气”不是外来的,而是自身产生的,所以要叫作“内生五邪”。

内寒又称为“寒从中生”。“中”是指人体内部的意思。人作为一种恒温动物,需要产热系统和散热系统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当产热不足时,人体各脏器得到的能量供应就会相应地减少,从而导致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衰退,这时人体就会出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关节冷痛、筋脉拘挛、胃脘冷痛等具有寒冷特性的症状。内寒的产生,和人体产热能力下降有关,而产热能力的高低是由人体新陈代谢的旺盛程度决定的。新陈代谢旺盛,则产热和为人体提供的能量就多;新陈代谢衰退,则产热和为人体提供的能量就少。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生命原物质(元阴与元阳)之间的互相作用,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原动力所在,其中,元阳对人体起到温煦、运动、扩大的作用,所以元阳是否充足是人体新陈代谢是否旺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内寒能否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元阳在人体中主要储藏在肾,所以肾和内寒的产生就有了密切的关系。《内经》上也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这就是说,所有内寒所引起的肢体拘挛、伸缩不利、畏寒怕冷都和肾有关。同时,因为肾中所藏的元阳对人体水液的代谢(包括水液的蒸腾气化、尿液的生成、膀胱开合的控制等)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肾阳不足还会导致各种水液在体内循环、代谢失常的症状。如小便频数、小便解不干净、解完又想解、小便闭塞不通、大便泻泄、水肿等,这也成为内寒可能出现的兼见症状,《内经》上称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再有,由于肾在人的腰部,因而肾阳不足还会出现腰背酸软、冷痛、遇暖减轻等症状。

内湿,在中医上又称为“湿浊内生”。提到湿,想必我们都会想到下雨前或是黄梅天房屋里的潮湿的景。毫无疑问,水汽在空气中过多的积聚是潮湿形成的主要因素。那么体内的湿,当然也是体内水汽过多积聚所造成。在五脏中我们讲过,水饮进入体内后,要被人体所吸收和利用,主要靠的是脾对水饮的运化。通过脾的运化,水饮变为人体可吸收利用的精华物质,以供滋润机体和为机体各种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常,那么进入人体的水饮就不能被正常转化为人体可利用和吸收的精华物质,从而导致水液在体内过多地积聚,反过来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内湿的疾病。脾与内湿形成的关系密切,《内经》上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思就是人体大多数的水湿内停的疾病,如水肿、胀满等,都是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所导致的。另外,水液通过脾的运化为人体所利用之后,在体内还有一个运输、分布、排泄的过程,这个过程和肺的通调水道作用、三焦的通道作用、膀胱的贮尿排尿作用以及肾的蒸腾气化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四个脏器功能的失调,也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循环过程的障碍,出现水液在体内异常停留的内湿症状。水湿在体内过多积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组织器官中水分含量过多而出现的症状,如肢体水肿、头面浮肿、头重而沉、胸水、腹水、大便溏泻、四肢重胀、脘腹胀满、舌苔厚腻等;二是体内粘膜细胞分泌的粘液过多,如妇女的白带过多(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傅青主在《傅青主女科》关于带下疾病的论述中,就认为妇女的带下病,归根到底都是内湿引起的。他说“带下俱是湿症”,一句话就概括了带下疾病的根源,并根据这个理论创造出了有效治疗白带过多的方剂——完带汤),慢性结肠炎导致的慢性腹泻(中医认为“湿多成五泻”,也就是说,大多数的腹泻和内湿有关),支气管分泌粘液过多引起的慢性咳嗽、咳痰白而粘、不易咯出,等等。

寒湿之气多是从外入侵,入侵后多是找人体有空隙的地方留存下来,而人体表入里需要逐层进入,所以寒湿之气不会一下就进入人体的里面,而是由皮肤进入肌肉,然后再到骨骼,那么皮肤与肌肉一般没有它生存的条件,在进入骨骼之后多是存留于关节之处,因为关节处是有空隙提供了它的存身之地,因此寒湿之气入侵人体之后多会产生关节病的发生,当然严重的也会入侵到内脏,例如风寒性心脏病,那是风湿病长期往里以后所造成的后果。当然它也会进入人体的大肠,不过它要是进入大肠时就会使人体产生寒湿性腹泻。

一、寒气在中医里被定义为阴邪,阴邪是易伤人体的阳气。在我们平常生活中,淋雨、出汗时吹冷风、睡觉时着凉等都容易导致寒气入体,而夏天喝冷饮,可导致寒气由内而生。寒气严重的主要表现在怕冷,容易感冒,感觉身体疲惫乏困,手脚冰冷等。


寒气重不重,摸摸手脚就知道:


如果你觉得手脚冰凉,则说明体内阳气不足,有寒气;还有手心容易出虚汗,手心热,但人又觉得冷,这也是寒气的表现。


二、现代人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不爱运动,导致体内的水液难以排出,饮食不规律、熬夜等,这些习惯影响了脾胃运转,导致身体发沉无力、咽喉肿痛、头脑昏沉,脸黄油腻,湿疹长痘,皮肤瘙痒、大便不成形等症状,这些都是湿气的表现。


湿气重不重,看看舌头就知道:


如果舌苔很粗糙,或者很厚、发黄带腻,那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头赤红无苔,那说明体内湿热已经非常严重了,这时候,你需要寻求中医师的帮助,开方调理,尽快排除不适症状。


不能说在哪个脏器,只能说是整个机体

寒对应暖,湿对应干。是指体内阴阳失调、气血运行问题


体内的“寒气”与“湿气”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体内寒气呢?体内湿气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在寒冷潮湿的地方呆久了,寒气和湿气也会在我们的身体里聚集散不出去,这对我们的身体的健康状况是非常不好的哦,

运动。运动运动啦,很多人现在或是因为忙碌而没有办法运动,或者是因为懒惰而没有运动,这就不能排汗,体内的湿气自然就没有办法排出来,湿气就会在我们的身体里聚集啦。我们要多运动眯着眼不仅可以排汗,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哦。

汗蒸。如果是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剧烈运动,汗蒸不失为一排汗的好办法哦,不仅可以排汗,还可以把我们体内的毒素给排掉排掉,这是一个极好的办法,而且过程也是一种享受哦。

姜汤。热辣辣的姜汤是发汗的好宝贝,特别是淋雨之后最好来一碗姜汤,最鞥祛除体内的湿气了。

薏米红豆粥。这个方法在日常的时候都可以做哦,而且味道也是不错的,祛除湿气的效果就不用说啦。经常食用就可以有效的祛除湿气哦。

忌口。我们的吃食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状况哦。要饮食清淡,少吃生冷的食物。


在中医里湿气是指全身的症状,吃薏米和红豆可以去湿.

中医不懂人体结构,也不懂致病原因,所以臆想出什么“寒气”、“湿气”。根本不存在这些东西的。

是全身的症状

上一篇:银保温杯能焖中药吗

下一篇:那里得中药面膜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