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3-07 06:01:39
第 22 卷第 3 期 经 济 地 理 Vol. 22 , No. 3 2002 年 5 月 ECONOMIC GEOGRAPHY May , 2002 文章编号 :1000 - 8462 ( 2002) 03 - 0372 - 04 核心 — 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汪 宇 明 (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 ,中国 上海 200062) ① 摘 : 核心 — 要 边缘理论为区域旅游规划提供了建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系统的认知模型 .运用这种空间结构模 型 ,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 , 景区土地利用功能配置与都会城市旅游圈层构造 , 以及促进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方 面可取得满意的实践成果 .核心与边缘地区应该是一种平等竞争 , 优势互补 , 合作互赢的空间关系 .发展核心 ,带 动边缘 ,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发展中地区要注意培育旅游核心区 ,形成旅游创新活动基地 ,带动边缘 区域发展 ,壮大整个区域的旅游竞争力 . 关键词 : 核心 — 边缘理论 ; 认知模型 ; 区域旅游规划 中图分类号 :F590. 1 文献标识码 :A 旅游规划是区域内的人们以自身旅游发展需求期 望或基本价值取向为目标 , 对未来一段时期的行动具 有系统性 , 战略性的决策把握或谋划 .从公共管理层 面上审视 ,区域旅游规划是区域旅游管治的重要理性 决策行为 .这种理性决策总是要涉及区域旅游的空间 组织和布局问题 .因此 , 有关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论一 直为旅游规划学家所关注 .其中 , 核心 — 边缘理论对 于旅游布局与空间结构的变化具有较高的解释价值而 受到区域旅游规划学者的青睐 . 1 核心 — 边缘理论的由来 完整提出 "核心 — 边缘" 理论模式的 , 是美国区域 规划专家弗里德曼 (J . R. Friedmann) .1966 年弗里德曼 根据对委内瑞拉区域发展演变特征的研究 , 以及根据 缪尔达尔 ( K. G. Myrdal) 和赫希曼 ( A. O. Hirschman) 等人 有关区域间经济增长和相互传递的理论 , 出版了他的 学术著作 《区域发展政策》 一书 , 系统提出了核心 — 边 [1 ] 缘的理论模式 . 弗里德曼认为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核心区域和边 缘区域组成 .核心区域是一个城市或城市集群及其周 围地区所组成 .边缘的界限由核心与外围的关系来确 定 .核心区域指城市集聚区 , 工业发达 , 技术水平较高 , 资本集中 ,人口密集 , 经济增速度快 , 包括 : ①国内都会 区; ② 区域的中心城市 ; ③亚区的中心 ; ④地方服务中 心 .边缘区域是那些相对于核心区域来说 , 经济较为落 后的区域 , 又可分为 : 过渡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 .过渡 区域包括上过渡区域和下过渡区域 .上过渡区域是联 结两个或多个核心区域的开发走廊 , 虽然处在核心区域 外围 ,但与核心区域之间建立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 , 受核心区域的影响 , 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 , 就业机会增 ①收稿日期 :2001 - 10 - 13 ; 修回日期 :2002 - 04 - 15 加 ,能吸引移民 , 具有资源集约利用和经济持续增长等 特征 .该区域有新城市 , 附属的或次级中心形成的可 能 .下过渡区域的社会经济特征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 下发展状态 .这类区域可能曾经有中小城市发展的水 平 ,其衰落向下的原因 , 可能由于初级资源的消耗 , 产业 部门的老化 , 以及缺乏某些成长机制的传递 , 放弃原有 的工业部门 ,与核心区域的联系不紧密等 .资源前沿区 域 ,又称资源边疆区 ,虽然地处边远但拥有丰富的资源 , 有经济发展的潜力 , 有新城镇形成的可能 , 可能出现新 的增长势头并发展成为次一级的核心区域 . 根据核心 — 边缘理论 ,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 ,核心 与边缘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 ,核心居于 统治地位 ,边缘在发展上依赖于核心.由于核心与边缘之 间的贸易不平等 ,经济权力因素集中在核心区 ,技术进步, 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都集中在核心区. 核心区依赖这些优势从边缘区获取剩余价值 ,使边缘区的 资金, 人口和劳动力向核心区流动的趋势得以强化 ,构成 核心与边缘区的不平等发展格局.核心区发展与创新有 密切关系.核心区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 ,创新增强了 核心区的发展能力和活力 ,在向边缘区扩散中进一步加强 了核心区的统治地位.但核心与边缘区的空间结构地位 不是一成不变的.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边界会发生变化 ,区 域的空间关系会不断调整 , 经济的区域空间结构不断变 化 ,最终达到区域空间一体化. 显然 ,核心 — 边缘理论在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 由互不关联 , 孤立发展 , 变成彼此联系 , 发展不平衡 , 又 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 统 .当前 ,经济全球化背景条件下的区域化进程日益 加深 ,谋求和平与发展为主流 , 以知识经济为特色的 21 世纪 ,使得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空间特征既强调跨越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3 期 汪宇明 : 核心 — 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373 边界 , 区域特色 , 又强调区域控制和协调 , 它表现在全 球, , 大洲 国家 , 区域 , 城市等各个具体的区域空间层 面 ,再度把诸如自然灾害防治 , 环境污染整治 , 大型工 程建设 , 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 反贫困 , 反恐怖主义犯 罪以及跨区域的其它社会问题等一系列区域问题凸现 在人们面前 .核心 — 边缘理论将在区域问题或问题区 域的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 者的交通成本 ,旅游区域是客观存在并成为一种区域类 型. 但旅行者流动性较大 , 各个区带边界常常是重叠 的 ,一般不好界定 , 特别是核心区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 中 ,因此 ,旅行者区域实际上是被称为基于客源市场的 旅游区域 .S. 史密斯 ( S. Smith) 将旅游区域分为都市旅 游区 , 户外休憩活动带 , 别墅疗养区和城市郊区旅游带 , 确定了四个基本区域旅游资源的类型[7] . 在微观景区规划的领域里 , 虽然没有明显的 "核心 — 边缘" 理论的痕迹 , 但可以发现与 "核心 — 边缘" 圈层 构造的理念相似的景区规划布局模式 .1965 年冈恩 ( Gunn)"提出社区 — 吸引物综合体" 的概念[8 ] , 建构了 以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吸引物综合体模型 .沃尔布里德 ( Wolbrind) 1970 年制订夏威夷室外综合计划时 , 提出了 [8 一个 类 似 的 概 念 , 叫 做"娱 乐 同 心 圆 " ] .福 斯 特 [8 ( Forster) 1973 年提出旅游区环境开发的 "三区结构" ] : 核心是受到严密保护的自然区 , 限制乃至禁止游客进 入 ; 围绕它的是娱乐区 , 配置野营 , 划船 , 越野 , 观望点 等设施与服务 ; 最外层是服务区 , 为游客提供各种服 务 ,有饭店 , 餐厅 , 商店或高密度的娱乐设施 .1974 年 特拉维斯 ( Travis) 提出 "双核原则"这种方法为游客需 , 求与自然保护区之间提供了一种商业纽带 , 通过精心 设计 ,服务集中在一个辅助型社区内处于保护区的边 缘[8 ]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布局方式 , 即 "核式环" 这 , 种布局的核通常为一个自然景观 , 如温泉 , 滑雪场等 , 饭店 , 餐馆 , 商店等服务设施环绕自然景观布局 , 各种 设施之间的交通联络道路构成圆环 , 设施与中心景观 之间有便道或车道联接 ,交通网络呈车轮或伞骨形[8 ] . 东亚学者的圈层理念也十分活跃 .日本学者前田 豪提出市场竞争圈 ( 竞合圈) 的概念 , 认为在一个规划 区 ( 计画地域) 的外围 ,由近向远依次为市场补充圈 ( 补 完圈) , 有效市场吸引圈 ( 诱致圈) , 市场竞争圈 ( 竞合 圈) .补充圈是指规划区与其最近的旅游地具有市场 的互补性 , 共同构成对外的吸引力 , 体现集聚作用 ; 有 效市场吸引圈是规划区的最大吸引范围 , 其边界与某 个都市叠合 ,即这个城市的出游力可以抵达该规划区 , 规划区处于城市居民的游憩活动圈 ( 行动圈) 之内 .在 有效吸引圈之外 , 市场竞争圈之内 , 存在着某个圈层 , 位于该圈层内的市场是否可以被开发为规划区的市 场 ,要看其他的目的地的竞争力大小[8 ] .吴必虎等人 的研究发现 , 依据都市居民出游率相同的点组成的一 般围绕着客源地呈同心圆或由其变形的圈层所组成 , 在这种由等游线所构成的游憩活动空间里 , 都市居民 出游率呈现出距离衰减规律[10 ] .受西方学者都市旅游 理念的启发 , 保继刚等展开了对都市旅游的核心区 — RBD ( 游憩商业中心区) 的研究[11 ] ; 吴必虎等则提出了 环城游憩带 ( ReBAM) 的概念 , 构建了上海大都市区的 2 核心 — 边缘理论的旅游学价值 "核心 — 边缘"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关 于区域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的解释模型 , 并且把这种 区域空间结构关系与经济发展的阶段相联系 , 与佩鲁 ( Francqis Perrour) 的增长极理论 , 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 关系理论 , 赫希曼的空间极化与联系效应理论 , 罗斯托 ( W. W. Rostow) 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 米尔顿. 桑托斯 ( Mil2 ton Santos) 的分享空间与高低级循环模式 , 哈格斯特朗 ( T. Hagerstrand) 空间扩散理论 , 克鲁格曼 ( Paul . Krugman) 新贸易理论等区域经济理论结合在一起 , 为区域规划 学家提供了区域规划的系列理论工具 . 也许是由于核心 — 边缘理论是北美洲学者创立的 缘故 ,美州学者率先在旅游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出现了 类似核心 — 边缘理论的阐释 .迈奥斯克 ( Miossec) 和戈 曼森 ( G ormsen) 从空间结构和空间动力学角度观察了目 的地旅游演变过程 , 将旅游者的行为和类型同旅游者 的地理分布模型结合起来考虑[2 ] .希尔斯 ( Hills ) , 朗 德格仁 ( Lundgren) 和布里敦 ( Britton) 等人的论述 , 直接 建立了关于核心 — 边缘理论的模型 , 强调了边缘地区 对核心地区的依赖 .这种依存关系不仅对于旅游者来 说是这样 , 对于其他一些事物 , 如资金 , 企业能力 , 熟练 劳动力 , 技术甚至于利润等 , 存在着边缘对核心的依 赖[3 ] .韦佛 ( Weaver) 利用核心 — 边缘模型对加勒比海 地区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安提瓜和巴布达群岛进行了 [4 ] 案例研究 .为了促进边缘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1997 年 9 月在丹麦的边缘地区博恩霍尔岛举行了一次欧洲 边缘地区旅游研讨会 , 提交的论文表现出了对可持续 性和乡村地区旅游发展的关注[5 ] . V. 史密斯 (V. Smith) 有关旅游区域的研究成果中也 体现了核心 — 边缘理论的思想[6] ,认为旅游区域是一个 用来提供旅行者服务 , 可交易的目的地 , 同时该目的地 又有相关的支持带环绕 .因此 , 一个旅游区域结构图应 由核心区 , 直接支持带 , 间接支持带等三部分组成 .其 中 ,核心区包括旅游吸引物和为旅行者提供的基础设 施 ;直接支持带是用以直接支持核心区 , 能为旅游核心 区提供就业 , , 服务 土地供给的亚区 ; 间接支持带处于更 外围的地区 ,与核心联系较为松散 .由于旅游资源的不 可移动性 , 旅游服务与旅游产品的不可分割性以及旅行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374 经 卷 济 地 理 22 ReBAM 圈层结构[12 ] .骆静珊对昆明作为国际旅游城市 的资源环境系统结构和区域特征作了类似于核心 — 边 [13 ] 缘结构的空间解释 . 旅游涉及到旅游者 , 客源地 , 目的地以及以交通为 主的中间服务环节 , 旅游实现的空间过程以及所表现 出的空间不平衡性十分复杂 .以上一些学者的研究成 果表明 ,核心 — 边缘理论及其相关的空间圈层理论对 解释旅游空间发生过程和不平衡格局是有积极意义 的 ,特别是对区域旅游格局的空间认知和旅游规划蓝 图布局方面是有指导意义的 . 山水形成互补的第二圈层结构 ,而全州, 荔浦, 恭城, 灌阳, 临桂, 永福等县域特色旅游资源区则形成相互影响又主要 受桂林山水资源辐射影响的边缘资源区 ,形成大桂林特色 的旅游资源圈层网络体系.构建这样的圈层体系 ,核心 — 边缘理论提供了一个认知模型 ,这种认知模型与桂林实际 相结合 ,就形成了桂林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成果 , 直接为桂林旅游发展规划提供空间布局的决策支撑. 3. 2 景区土地利用规划与都市旅游圈层构造 景区土地利用规划是旅游建设规划中的核心内容 ,特 别是景区建设的控制性规划 ,首先是合理确定土地功能分 区和布局.成功的景区规划一般都是围绕核心景观或者 核心服务功能区所组成的景观群落.景观群落的圈层结 构体系非常明显.但不同类型的景观群落其核心 — 边缘 结构形态是不同的.对于生态型的景区规划 ,核心就是生 态景观保护区 ,其次是生态敏感区或者缓冲带 ,然后才是 生活服务功能区 ; 而会展类型的景区规划 ,核心区是会展 建筑景观 ,边缘则是游憩休闲景观带与景观点 ,共同构建 一个会展中心的景观群落 ;对于山岳型的避暑度假景区的 3 核心 — 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 运用 无论从全球 , 大洲 , 国家的空间尺度 , 还是从国家 内部大区域的空间尺度考察 , 发展中地区本来就处在 旅游发展宏观格局的边缘区 , 但又是旅游发展潜力比 较厚实的 "资源前沿区域" 只要认真吸取旅游发展过 , 程中已经出现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 , 充分运用好旅游 规划的管治手段 ,抓好旅游发展规划 , 是可以发挥后发 规划 ,核心区是避暑度假村所组成的景观群落.不同功能 优势 ,将 "资源前沿区域" 转型为旅游发展的 "核心区" 属性的景区规划 ,在配置其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时 ,创造 . 因此 ,核心 — 边缘理论在区域性旅游规划中运用的关 性地运用核心 — 边缘理论 ,会取得较好的空间规划成果. 键是结合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之间的相互发展演 近年来 ,都市旅游普遍受到区域旅游规划的重视.这是因 变的动态规律 , 不断地为旅游空间结构变动提供认知 为都市既是区域旅游的客源发生地 ,又是都市休闲, 购物, 解释模型和理论指导 , 促进核心 — 边缘区域关系的变 动和转型 ,达到促进区域旅游增长的规划目标 .其中 , 借鉴核心 — 边缘理论进行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 , 景区 土地利用规划与都市旅游圈层构造 , 区域旅游联动发 展等方面 ,可以取得比较好的实证成果 . 3. 1 旅游资源区域整合 会展旅游的目的地.环绕都市的 RBD 的景观圈层构造及 其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表现出明显的核心 — 边缘结构特 征. 以上海为例 ,新世纪上海旅游发展呈 "一区, 二带, 三 圈" 的空间格局"一区" : 是反映上海都市旅游特色, 吸引外 来游客的核心景区 ,即上海 RBD 地区 "二带" ; 指黄浦江水 上旅游廊带和链接浦东与虹桥两个空港的高架道路和地 铁组成的陆上旅游廊带 "三圈" ; 指都市中心旅游圈, 环城 社区文化旅游圈和远郊休闲度假旅游圈 ;再外围就是与杭 州, 苏州, 无锡等构成的华东旅游圈范围了.郊区游与周 末休闲度假游的旅游产品及其景观载体基本上处于都市 的外围地区 ,形成环城游憩带.上海这种由内及外所构成 的核心 — 边缘结构 ,外来的旅游者进入核心区旅游 ,都市 内部的居民到周边地区和远郊景区进行短期的休闲度假 旅游 ,形成 "外面的旅游流进入都市 ,都市的旅游流进入边 缘区域" "围城" 的 效应 ,这种模式正在发育为大中型城市 的通用模式了. 3. 3 区域旅游联动发展 不同尺度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基本上都可以简化 为核心 — 边缘结构模型 , 但受区域空间规模因素的影 响 ,一些区域的核心 — 边缘结构表现出复合形态的特 征 .对大多数单一核心的区域来说 , 区域旅游联动发 展主要表现为核心 — 边缘区域的旅游互动和区际间的 旅游互动 ; 有些区域可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核心 , 旅游资源区域整合是为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和旅游空 间布局规划服务的 ,是区域旅游规划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 工程.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是客观现实 ,这种差异通常表 现为旅游资源的空间极化现象.核心 — 边缘理论为区域 性旅游资源的整合提供了科学认知的理论基础.运用核 心— 边缘理论对旅游资源所存在的客观差异进行空间辨 识 ,突出世界级, 国家级和地区级旅游资源的地位 ,以它们 为核心 ,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增长极 ; 对核心 — 边缘 资源区的认知不是任凭这样的格局继续存在 ,而是贯彻邻 近联动原则 ,突出核心 — 边缘结构中的资源优势互补而不 是空间替代竞争 ,以旅游交通线路为廊道 ,旅游区 ( 点) 为 节点 ,建构旅游资源区域体系.例如 ,桂林市的优势旅游 资源的极化现象非常明显 ,以"桂林山水" 风景旅游资源 为核心 ( 传统的 "三山两洞一条江" 和正在建设的 "两江四 ) 湖环城游憩带" ,周边阳朔 ( 田园风光) , ( 灵渠与乐满 兴安 地) , ( 龙脊梯田与矮岭温泉) , ( 资江与八角寨的 龙胜 资源 丹霞景观) 等四个个性特色鲜明的风景旅游资源区与桂林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3 期 汪宇明 : 核心 — 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375 甚至每一个核心 — 边缘结构均处于基本相同的规模等 级和引力强度 , 这样的区域内部旅游联动首先表现为 核心 — 边缘结构系统之间的旅游联动 ; 每一个核心 — 边缘结构系统又可以与区外的核心 — 边缘系统发生旅 游联动行为 ; 从而构成复合型的核心 — 边缘结构体系 . 因此 ,借鉴核心 — 边缘结构理论 , 对建构规划区域内部 与外部的旅游空间协调对应关系和旅游廊道 , 促进区 域旅游联动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当然 , 核心 — 边缘结构理论是对区域空间发展不平衡关系的 一种揭示 ,甚至带有非常明显的区域歧视 , 这是发展中 地区借鉴该理论时要十分小心的 .核心区域与边缘区 域的空间关系 , 在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发生转 化 .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 是核心区域对边缘区域的控 制 ,边缘区域对核心区域的依赖 .然后是依赖和控制 关系的加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核心区扩散作用 加强 ,核心将带动 , 影响和促进边缘区域的旅游发展 . 边缘区域将形成次级核心 , 甚至可以替代原有核心区 域的地位 .核心与边缘地区应该是一种平等竞争 , 优 势互补的合作 , 互赢的空间关系 .发展核心 , 带动边 缘 ,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空间战略举措 .任何一个 区域都要重视旅游核心的发展 , 依靠核心区把区内各 种景观资源凝聚成一个整体 .特别是发展中地区要十 分注意培育自已的旅游核心区 , 通过发育和发展核心 景区 ,形成旅游创新活动基地 , 并有步骤地主动向边缘 区域扩散联动 ,促进核心景区质量升级 , 带动边缘区域 发展 ,壮大整个区域的旅游竞争力
上一篇:这件上衣是什么款式啊
下一篇:鹿皮绒长款外套怎么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