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音

星河曾经写过一个关于《银河英雄传说》的评论,据说很八卦不知道谁有??

更新时间2018-03-13 15:14:09

《幻想1+1》第二期收有拉拉的《周天·姑麓山合战》、江南的《蝴蝶风暴》、苏学军的《灵天》、柳文扬的《T-mail》和星河的《写实的传说》。

写实的“传说”

时间:2006年08月29日11:30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作者:星河】
一、残酷的“黎明”

以前读古龙的《绝代双骄》,对其中一个近乎戏谑的小细节记得特别清楚:

主人公小鱼儿与恋人以及两位女性仇敌一起被封在一个洞中,在生死之间小鱼儿首先做的事却是——用一些杂物建起了一座临时厕所。


开始他的行为遭到耻笑,但后来,那些耻笑他的人不得不一一前去方便。

第一次阅读《银河英雄传说》“黎明篇”的“死线”时,马上就联想起了这段节。

一般说来,有些因素是不会被文学作品所考虑的,尤其是这种不登大雅之堂之举,但是古龙却想到了。同样的,许多在生活中看似无足轻重的琐碎枝节,也同样容易被人忽略。但是,这些看似琐碎的因素也许会影响到整个事件发展的结果。有一篇文章写得不错,叫做《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改变历史:满清为何取代大明?》,作者舍弃了诸多重大社会因素,从微不足道的鼠疫病毒谈起,论述得头头是道。作者由此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些非主流的偶然因素,往往能影响到整个人类历史。

而这一点,田中芳树也想到了。

在读《银河英雄传说》之前,有人告诉我,在这个故事里体现得最重要的是谋略。但在开始阅读之后,我发现它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所谓经济因素。

在亚姆力札会战一役前后,帝国元帅莱因哈特拟定了焦土战略,试图以逸待劳地“饿死”那些进攻的同盟军。而多达3000万之众的同盟军果然中计,在占领了帝国边境的数个星系之后,不得不为解决饥荒问题拿出军中物资赈济当地居民。而从同盟本土运送给养的运输舰队却在毫无防备之下遭受重创,粮草尽失,结果粮食问题引发了占领军与原住民的流血冲突,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这是许多涉及“星际战争”的科幻作品都不曾考虑的因素,就像许多唯美或不唯美的武侠作品根本不会考虑人的吃喝拉撒一样。说起来“吃喝”问题偶尔还会被关注,但往往也是为情节需要而服务;但“拉撒”问题就没有人像古龙那样注意了。在很多不入流的“星际战争”科幻中,常见的也就是舰队、征战、喋血、占领……总之就是杀杀杀,几乎从来不问后勤保障问题。

事实上不要说现代战争,即便是在古代战争中,给养之类的经济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假如保证不了后勤供应,战争的胜负根本无从谈起。在有关成吉思汗的纪录片中,曾描述过这样一个细节:当年的蒙古军队把牛肉晾干做成干肉,把一头牛的全部肉量装进一个小袋;而这袋干肉煮熟之后,足够供200名官兵饱餐一顿。这样一来,蒙古军队在驰骋疆场攻城掠地时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根本无需专门的运输部队(这点就比同盟军强)。而当初蒙古军队之所以能横扫欧亚,这很可能是相当重要的原因之一。

注重经济因素,是我初读《银河英雄传说》的最深印象。

二、钢铁与塑料背景下的人性缺失

我对《银河英雄传说》的了解算是相当晚的,而且至今没有看全。某年在清华大学讲座,有同学问及此书,我还以为是在说“太空英雄传奇”系列(《星球大战》系列曾被冠以此名),估计我的回答让那位提问者不知所云。

但那时,应该是《银河英雄传说》在中国内地最风靡的时代。

从文学角度而言,《银河英雄传说》与经典的欧美科幻作品不尽相同,至少它不拘泥于技术描写。而从整个作品结构来看,《银河英雄传说》基本是一种流水帐式的铺排格局,而不是从某一侧面和细节进行细致描述的典范。而说到它是否对人性有所刻画的时候,就颇有些争论了:喜爱者认为它反映出深刻的人性,不喜者则认为其人物平淡无奇。

我基本上持后一种观点。所谓文学上鲜明(鲜明博客,鲜明新闻,鲜明说吧)的人物性格,并不在于读完之后能否记住他们的姓名或特点,而在于能否让我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但统观《银河英雄传说》(我读过的部分),很难让我找到这种感觉。无论是帝国的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还是同盟的杨威利,都给人一种脸谱化的印象。在读者脑海中浮现出的形象,大约就是日本卡通中年轻帅哥的样子。当然,这种形象自有其商业价值:它们往往不分阶层等级(虽说在《银河英雄传说》中特意交待了他们的出身差别),都能给人一种特别的亲和力,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喜爱有加并自我代入。

这不能完全归咎田中芳树,因为科幻作品,尤其是宏大的科幻作品,在刻画人物上往往显得苍白,这是已经为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科幻作家很难在充斥着钢铁和塑料味道的背景下,细致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一般认为,这种跨银河尺度的宇宙史诗式科幻作品,始于美国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终于(至少就目前来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

阿西莫夫的《基地》享誉甚高,但其人物也并不出彩,它之所以成功凭借的是作家严密而出色的逻辑性。虽说描述的也是银河征战,但其中却鲜有战争,主要靠的还是斗智斗勇。而《星球大战》就简单多了,它是一个充斥着父子情仇、忠贞反叛、爱恨生死等情结的善恶故事,诸多对立情结纠缠不休,绵延贯穿故事始终,其人物也是正义与邪恶简单而直接的化身,而且越是前期作品越明显,如同一个美丽的成人童话。

相较之下,《银河英雄传说》则更像日本卡通,它具有日本卡通故事的一切因素。或者说得更干脆一些,它是一个无需改编即可直接制作的电脑游戏脚本。美国科幻大师罗伯特·海因来因的经典科幻《星船伞兵》(电影一般译作《星河舰队》)改编成电脑游戏《星际争霸》时,为了让游戏中的角色趋于平衡,不得不人为放大某些种族的力量和作用,以使神族、人族和虫族能够相与抗衡。而将《银河英雄传说》改编成同名游戏时,显然不用这么麻烦。

如果尚有可圈可点之处,那么《银河英雄传说》所具备的,恐怕就是所谓“宏大”了——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都是如此,无论从结构和人物都是如此。前两年走俏的奇幻作品,利用的基本上也是同一思路:只要能让人先入为主地融入其中,只要能写得篇幅够长,读者就会很自然地为作品中的人物命运牵肠挂肚,义无反顾地阅读下去。

另外值得一提的,也许就是作者那貌似写实的态度。田中芳树似乎十分迷恋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上层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和互相倾轧,热衷于描写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结果使这部作品无意中也成为一部简化版的政治教科书。

当然也有人告诉我,你必须完整地读完《银河英雄传说》,甚至诸多的外传野史,才能真正看清其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才能更为深刻地了解到作家的思想观点。但我总觉得,真正的优秀作品,往往是可以窥一豹而见全身的。

三、作者思维:东方抑或西方?

关于作者田中芳树,网上已有他太多的介绍,诸如出生的时间地点在校时开始创作并获奖随后《银河英雄传说》让其大红大紫云云,真正的“银英迷”或者“田中迷”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有一点值得一谈,那就是田中芳树对中国文化的所谓迷恋。

谁都知道田中芳树酷爱中国历史,他的许多作品都以中国历史为依托,甚至干脆直接为中国古代武将作传。这也难怪,日本历史毕竟只是一些诸侯小国的小打小闹,没有如此宏大的背景。而要创作银河战史这类大手笔,就不可能那么小家子气,只好从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中取材。

所以尽管在《银河英雄传说》中经常可以看到欧美军服一类的西化色彩,但其骨子里还是偏东方的,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出作者的文化背景。尤其是那种无论对专制还是民主制度同样指摘的态度,也透着东方文化中看透一切的思想。而从整体结构来说,更是典型的东方模式。大家都知道,在西方畅销作品中,英雄是永远不死的——背景和故事可以变化,但英雄却总是涉身其间,永远以主角的身份在舞台中央歌唱下去。所以《三国演义》看到后来就有些没意思了,因为那些叱咤风云的大英雄们相继死去,最后落得“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着实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但田中芳树偏偏就继承了这一点,无情地让他的大英雄一个个死去,然后再创作出一个个新角色。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也许那种脸谱化的塑造无法反映出更多的性格特征了吧。

但是,我仍旧认为田中芳树在很多方面受到极深的西方文化影响。

有人认为田中芳树在创作《银河英雄传说》时借鉴了《三国演义》的思路,或者说就是一部现代版的三国故事。而前述所谓“体现谋略”的说法,亦即由此而来。因为“谋略”中自然也包含有袭敌粮草的计策;诸葛亮六出祁山,反复劳师动众却尽皆无功而返,说穿了还不就是为补给所累吗?可在田中芳树这里,这一点不但被极端放大,而且还注入了现代经济的因素,这就与三国时代的思路不尽相同了。再比如针对赊粮济民的行为,田中芳树并未予以肯定,而是以同盟惨败告诫人们:现代战争容不得这种妇人之仁。而在《三国演义》当中,作者对“刘备携民渡江”的义举可是大书特书同时也是倍加赞赏的。

相关标签:银河英雄传说八卦

上一篇:请问银河英雄传说讲的是什么故事?

下一篇:银河英雄传说7怎么进入游戏,如何申请XLIVE离线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