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音

求韩国电影《杀人回忆》经典影评

更新时间2018-03-12 15:15:56

关于电影  2003年韩国票房第一的电影,并获评为年度最佳影片首位,狂扫韩国国内各大电影奖项。有人说,影片是韩国的《七宗罪》,但其实除了影片中总是下雨相同外,本片其实更像是"恶魔杰克”的韩国版,而且同样都是真实事件。   与普通韩国电影相同,影片前半小时节奏缓慢,但接下来马上让你欲罢不能,而看完后,更是会反复回味。罪犯近在咫尺,却又无法触摸,甚至已经能准确预测案发的时间,却无法阻止,恐惧、紧张、郁闷的感觉时刻伴随观众,让你着急,让你烦躁,体验赵警官由理性到疯狂的转变,最后他拿枪指向疑犯,虽然痕迹鉴定对方不是真凶,但相信观众也和赵警官一样,宁愿相信对方就是凶手,因为那种紧张,那种沮丧太需要一次渲泻了。   影片拍得剧力万分,已是一流商业大作,更难得的是,因为拍摄的是1980年代中期的真实事件,影片中大量溶入当年韩国军政权统制下的景,带领观众一起反思韩国民主化进程中曾有过的黑暗时期。围捕罪犯,却不够人力,因为军人被派出镇压游行、朴警官先是对犯人严刑拷打,后又引导犯人作"杀人回忆”进行诱供、还有那无休止的空袭演习,无一不让观众想起那个时代所带来的创伤。在一流的商业技法中又能加载沉痛的集体反思,仅这点就比《七宗罪》高明得多,这也是韩国电影崛起并在亚洲称雄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于剧  宋康昊饰演的警探,一抓到疑犯,便循循善诱地诱导人家回忆杀人经过,而不管这人是不是真凶,跟他搭档的警察,一见疑犯拒不服从,便马上上去给他一脚,甚至把人倒吊起来——影片一演到这里,电影院里哄堂大笑,大约因为这种事情在80年代的韩国司空见惯,大家都心照不宣。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无辜疑犯,在这种"杀人回忆”的仪式中,大多数吃打不住或者受到诱导,不但自认有罪而且头头是道地交待"杀人”经过。金琮饰演的从汉城来的警官开始时怀疑、抵制这种审讯方式,但当连环案件一再发生,侦破过程毫无头绪时,他竟也陷入了这种心理,甚至比乡下警察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要了解80年代的韩国社会,《杀人回忆》可以提供一个窗口:破案的紧要关头,急需调集警力而不得,原来警察都被调到邻近城市镇压民众示威去了;被关押拷打的一个无辜的疑犯是基督徒,他所在的教会的教友集合在警局门口齐唱赞美诗示威;因为警民关系紧张,掌握关键性破案线索的证人竟在警民冲突中因事故丧生,医疗机构不人性化的粗暴截肢治疗方法……等等,都显示出韩国民主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性矛盾。   影片一开始不乏喜剧色彩,譬如宋康昊在侦破毫无头绪时去向"仙姑”求神问卦,半夜三更跑到案发现场去"圆光”,譬如宋康昊酒后和金琮大打出手时说,美国太大所以他们的侦探要用头脑破案,韩国很小,所以只需要用脚破案,都让人忍俊不禁,但当金琮也陷入有罪推定的心理中甚至趋于疯狂时,就不能不让人感到沉重。《杀人回忆》揭示了韩国军政时代由专制而导致的有罪推定的心态,而且,这种心态竟隐隐然弥漫社会,进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影片结尾宋康昊饰演的警察辞职后,在饭桌上对待儿子也无意中流露出类似心理,让人不禁对内在于东方社会中的某种缺陷悚然深省...其实这种心理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一种本能上的习惯,而在民主时代大背景下与儿子表面的日常对话中,这种心理反应的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关爱和东方式的矜持的温馨。实际上从最后那个麦田的桥段,我们就可以看出,男主角的认识层次在晚年已经升华了不少,也许是年龄的缘故,也许是岁月的洗礼,反正他的心态已经不再像当初那样了。其实最后这位警官是在代表一个时代在忏悔。不仅仅是杀人犯需要忏悔————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反思。 关于演员  本片主演宋康浩,再次展现了他宽广的戏路,难得的是,他不仅可以入戏极深,而且可以每个角色给出不同的演法,《生死谍变》、《共同警备区》、《茅趸王》、《我要复仇》加上本片,每个角色都截然不同,他却都可以胜任,此等演技,放眼世界影坛,也没有几个演员可以做到,韩国电影的崛起,与这些超一流演员的出现也不无关系 。[1]

相关标签:杀人回忆电影

上一篇:杀人回忆凶手是谁

下一篇:《杀人回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