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

为什么人会感觉到孤独呢?

更新时间2022-08-11 08:33:56

孤独是一种寂落与无助的绪感,这种绪的来源是由于我们把太多的关注重点,放在了别人身上,没有人关注我、没有人倾听我、没有人理解我、没有人疼惜我等等,却忘记了别人能做到的永远只是简单的在身边,因为别人也同样有你所要想得到的需求。这就需要增强自己的生存能力,不依赖于外界独立的内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有一颗平常心。

因为现在人都自私了,大家都把自己包裹的很紧,人与人之间缺乏相互基本的信任,大家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自然就不愿意走出来,不愿意信任别人,于是许多人就会感觉越来越孤独

这是一种条件反射现象,能够理解

视状况,身边无人陪伴与交流,长期就会有自我感觉的。只有孤独一亇人,也就是孤独的感觉。

为什么人有的时候会感觉莫名的孤独?

在我的临床工作最常遇到的问题中,这个问题,应该能排进top10。

尽管和很多人待在一起,或者尽管有“亲密”的人陪伴,感受仍然是孤独。

什么意思呢?翻译一下就是,不管外部现实是什么,有没有人在我身边,我的内心现实是就像是“空无一人”的。偶尔,在孤身一人的时候,或者在陌生环境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有过暂时的这种体验。

但今天想和大家讨论的是,这种孤独感是挥之不去的,它不因对象、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它就是关系的问题。

将有这种体验的人对他们感受到的孤独的描述做一个概括的话,他们所说的孤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没有人关注我、没有人倾听我、没有人理解我、没有人回应我、我也没有人可以倾诉。

这里的重点是没有关系,无的状态。

它反映的是这些孤独者内在的关系模式或者说最初的依恋关系的本质。有的时候这种“孤独”也可能反应了一种难以和他人建立关系的状态。就像陈奕迅著名的《孤独患者》歌曲里唱的那样,内心的自我撕扯。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认为人类对关系的需要是保证个体生存、物种延续的必要条件。

在人类历史上,寻求接近和保持接触使人类学步儿能待在养育者附近,而养育者也随时提高警惕(不得不说,这已经是一种质量相当高的关系了),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生存。

而发展心理学家们也对母婴关系做了相当多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发展出了被广为接受和认可的依恋理论。证明了人从出生就处在某种性质的关系中,在后来的生活中会一直受着早年关系质量和性质的影响,并且一直需要某种亲密关系。婴儿和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家庭以及其他人之间,逐渐形成的联结提供了他们一生社会关系的基础。

发展心理学由此得出结论,婴儿时期的依恋性质会影响我们后半生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个体成年后的浪漫关系很可能会受到婴儿期依恋类型的影响。

成人对其父母的依恋类型,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子女的行为,也影响着他们与伴侣的关系。

精神分析和社会心理学理论也都对关系有其独特的理解和解读,精神分析认为,关系是指我们和他人之间的情感状态,是我们内心对我们和他人关系的体验和认知。

即使和他人在一起,内心的主观感受仍然是孤独。

这种感受就描述并定义了个体和他人的关系状态,孤独的内心主观体验反映了个体和他人没有情感连接的本质。经典的精神分析和客体关系的观点和发展心理学对母婴关系的观察得出的结论一致,认为,个体成年后的关系模式及对关系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早年和重要他人(通常是母亲或其他长期重要的照顾者)之间关系的本质的影响。

一个人在后来的生活中持续感受到的孤独感,可以说是个体内在客体关系的外在体现。


弗洛伊德在1914年提出了一个理念:在某些情况下,关于客体的潜意识幻想,可能会取代真实的人际关系。即,外部关系被内部关系所取代,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那么这个内在客体关系是如何逐渐建立起来的呢?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从个体出生就开始,在与重要照顾者(通常主要是父母)的关系中,通过内化和重要照顾者的关系,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保存在潜意识中,这些内化的关系模式叫做模板,影响着人们认识自我和他人的方式。

而克莱因认为,婴儿外部世界中的真实他人不断被内化,被确立为内在客体,并再次被投射至外部他人身上。

她似乎认为这种内化本质上是一种与外部世界进行连接的方式:“自我不断的将整个外部世界吸收进自身”。不仅仅是他人,所有的外部体验和情景都被内化了。内化客体或者关系失败的个体,通常有过长期和最亲密的最重要客体的分离,客体的长期不在场(可能是物理空间上的不在场也可能是情感上的不在场),导致个体无法内化这段重要关系。

情感上的不在场,是照顾者对个体没有情感的投注,或者在情感上是淡漠和隔离,情感回撤的或甚至是忽视的。

许多成年后经常感到孤独的人,都报告其早年有过长期和重要照顾者的分离的经历;或者虽然在重要照顾者身边成长(通常是父母,但也可以是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但和他们之间缺乏有效的情感互动;重要照顾者是淡漠的、情感隔离的、回撤的、压抑的、或者忽视的。

因此导致个体长期内化的关系是疏离的,没有情感回应的,“空空如也”的状态。

如果内化过程出现问题,也就是客体关系出现问题,则很可能在今后的亲密关系中存在分离困难,常常感到需要粘附在另一个人身上,形影不离,因为一旦离开,则感到客体消失不见,甚为恐慌。或者会非常抗拒分离,分离会带来巨大的难以承受的焦虑和痛苦(比通常的分离焦虑严重得多的,近似存在的焦虑),令个体甚至日常生活都无法维继。就像世界末日来临一般。

但通常这种粘附会导致客体被投射性认同,产生无法承受的感觉,选择远离,从而撤回情感投入,个体因此通过投射并迫使客体投射性认同,从而再次在外部复制了内在客体关系的模式。再次创造出了跟内在早年关系类似的“孤独”情境。

但是这个过程是无意识的,个体很难有意识的觉察到。通常都是先对这种关系状态感到困扰,因为孤独倍感痛苦;所以孤独它反映的也是我们和他人之间的互动所营造的一种状态所带给我们的内心感受。治疗就像是一个内心运作模式的精细化过程的呈现。

对于孤独,有时候我们会问病人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将他人排除在你的世界之外的?”

这里面包含着对一个内心过程的观察、反思和分析。

病人最初的关系中,他/她是被排除在重要照顾者的情感世界之外的;他的内在客体关系模式是“孤独”的;然后他在现在的生活中,不断的复制这种内在关系模式,但不自知。

对于功能相对良好的病人,在治疗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这个问题通常会引起他的反思,对于他和世界、和他人的相处方式的反思,然后经过探索,解释,有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理解和领悟。

然后才开始有所改变,改变看待自己、他人的方式;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的解释;

尝试新的反应方式;关系模式开始一点点的发生变化;“孤独”这个状态也可能是一种对亲密的防御的需要。是一种将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隔离起来的状态,但同时也是外部世界无法进入并影响到内部世界的状态。

这种防御既可能防御的是一种亲密感,因为对亲密的恐惧。对于那些早年自我意象受损的个体而言,成年后的关系中的亲密感会导致自体客体融合的焦虑。个体会通过创造情绪上的距离感来防御性的缓解融合的焦虑。

身体上、物理空间上或情绪上的远离,或敌意、对抗等方式来拉开距离。也可能防御的是对亲密的渴望(反向形成)。而通常他们想要回避的都是客体关系体验中令人不满意的部分。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治疗中治疗师需要针对这种情况使用强制性客体关系的技术。增加治疗频率通常是好办法,但不是分析式的高频率治疗。

病人由此可以通过移情(transference)让早期关系模板对治疗师再起作用,

在治疗的过程中被解释和理解;当人们在治疗中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消极关系模板时,他们逐渐的能够对内在客体关系中的重要他人产生新的更为复杂微妙的理解;提高他们忍受更为矛盾的关系的能力,这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状态。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孤独的反面应该是,我感受到被爱,并且你恰好以我想要的方式爱我。这种原始理想化的状态,在成年人的现实世界中几乎不可能达到。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从脱离母体那一刻开始,人或多或少就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孤独。

人面对孤独时有两种表现!

一是害怕孤独,二是享受孤独!!

不论是你害怕?还是享受,都希望你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去看看《遥远的救世主》这部长篇小说,至少你应该先看看《天道》这部电视剧。

在你看过之后,你就知道你是在享受,还是在害怕了。


因为人在社会中生活,

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但是“人心险恶”,

所以“防人之心不可无”。

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越长大越孤单,越成熟越沉默

人是群居的动物,都是以家为单位的离家在外打拼的人,自己独自在外,就会感到孤单,这就应了一句老话,在家日日好,在外事事难,在地铁,公交车人离的很近,但心很远,自然会感到孤独了,还是和家人待在一起,最幸福最安逸的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