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音

观看了朗读者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

更新时间2018-03-12 13:52:41

朗读者》,一部奇妙的电影,它可以从很多个角度来观看,思索,而都会是一部完整的电影。它可以是关于一个男孩的成长故事,它可以是关于一个女人的一生和她在尊严和苦难之间的痛苦选择,它可以是关于两个人贯穿一生的复杂感的记述,它可以是关于精神的力量,它可以是欲的纠缠、伦理的探问。同时,它也可以是用两个人之间的故事,来进行的对历史的拷问和反思。而对我来说,它更多的属于最后一种。
  相比于《黑皮书》,其实《朗读者》骨子里与《色或》要相对接近的多。同样的,在情欲的外衣下面,它们的骨子里其实是厚重而悲怆的历史。
  一、
  一直很敬佩德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这一点不仅仅值得我们的东邻学习(这一点不用多说了),其实也同样给我们以太多的启示。《帝国毁灭》里,我们看到的是偏执和仇恨怎么使一个独裁者陷入可怜的疯狂;《窃听风暴》里,我们感到的是在历史的罪恶面前,人性的崇高的救赎;感动我到流泪的是《再见列宁》,面对不能重来的历史的荒谬和丑陋,没有逃避,没有粉饰,没有声讨,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怨声载道,它给了那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人,一个漫暖的慰籍,一个浪漫的希望。
  看到这样的民族,你是没有办法不肃然起敬的。
  《朗读者》,又一部这样的作品。虽然它的主创人员来自英国(汉娜读的是英文书而不是德文书,是全片仅有的让人很不舒服的段落),但其精神却来自于那本深刻影响了战后德国一代人精神世界的《朗读者》。
  相比于电影,我更加推荐小说。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集中营的囚犯如何才能一个月接着一个月地活过来,如何才能适应自己,如何才能对新来囚犯的惊恐万状冷眼视之呢?麻木不仁!他们以同样的麻木不仁对待杀人和死亡。”
  而在战后,一个有良知的民族,也要面对类似于受难者的同样的问题——即面对是自己所在的民族,犯下了反人类的滔天罪行,是自己的民族,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这一事实(大部分德国民众在战时对种族灭绝政策不知情)。对此,选择面对还是麻木不仁?
  在《朗读者》的故事里,一个男孩迈克爱上了一个可以做他母亲的人,汉娜,并成为她的秘密情人。后来汉娜消失了,等迈克长大后,在第一次庭审实习中发现,汉娜曾是一个党卫军士兵,虽然后来迈克知道她只是为了不让人发现自己是文盲才去参军,所犯下的罪恶也并不能完全由她负责,但他却始终无法原谅汉娜,这种恨和爱的交集纠缠着他,使他继续为狱中的汉娜朗读,但却不肯回她的信,一直到汉娜在出狱的前一天自杀,迈克才发现自己仍然深深的爱着汉娜,他终于宽恕了汉娜,也宽恕了自己。
  书中作者有这么一段话:“我爱汉娜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这代人的命运,是德国人的命运。我比其他人更难摆脱这种命运,比其他人更不容易战胜这种命运。”(如果不是作者自己这样讲出来,是不是会有很多人说我扯淡呢?)
  迈克爱上的,是一个足以做他母亲的人,这不是恋母情结,更加是一种象征。战后长大的年轻一代德国人,没有亲身参与罪行,但却成为一个罪行累累的民族中的一员。一个人当然会爱养育自己的民族,但这个民族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当然,对于没有赎罪意识的人来说,这种矛盾和痛苦并不存在)?这样一本小书,在战后德国人心中产生巨大的共鸣,其原因即来自于此。
  这是一个悖论,是属于电影中的迈克,也是属于所有有良知的德国人的悖论。“我们这代人应该如何对待屠杀犹太人的那段可怕的历史观?我们应该仅仅停留在这种耻辱感和负疚感上吗?仅仅审判和惩罚少数几个人,我们肇事者的后代也仅仅感到那段历史是骇人听闻的奇耻大辱和弥天大罪,就可以了吗?”
  这个问题和很多问题一样,是无法解答的。是以,我非常喜欢电影中的朗读。喜欢迈克朗读时,即使汉娜听不懂的拉丁文,也会说:“多么的美!”
  朗读,是一种象征,是一种救赎,这救赎,来自于人类先人那些伟岸光辉的灵魂,那些支撑我们的精神力量。
  德国哲学家阿多诺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奥斯维辛之后不再有诗”,那样的大灾难,人性中的兽性那样的爆发之后,诗的意义何在?
  但是在这部小说和电影里,主人公仍然在朗读,朗读那些人类文明的星星一样的结晶,并且,是朗读给历史的罪人听,并且,他自己也写作了一本这样的,可以朗读的书(原著以第一人称写成,主人公后来成为作家,而不是电影中的律师)。并且,如果没有少年时不断的为汉娜朗读,如果没有汉娜对迈克的学业的看重,迈克不会成为一个这样的作家。
  二、
  我在《朗读者》的序言中看到一句普通的话,可是我却感动莫名——哈斯(Willy Haas),他是二十年代的《文学世界》的首创者,纳粹时代流亡了几年,为重建德国的精神生活做出了努力。
  我看过一篇文字写到崔健的《一无所有》,“它一针见血的戳穿了我们的尴尬,物质上的幸福和精神上的富有,我们从来没有同时拥有过,崔健像一个先知一样,唱出了中国社会几十年间的信仰未机,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不知道‘一无所有’的状态还要持续多久。”
  完全相同的,我们的精神信仰也需要重建,只是更迟一些,这需要很多很多人(绝对不只是作家,艺术家,或者政治家)共同的努力,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是的,我们和德国人不同,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灾难,施暴的是我们自己,受害的也是我们自己,但在那场大混乱中人性的沦丧,罪行的犯下,我们并无二致。浩劫过后,全民信仰的崩塌,虚无垮掉的一代,我们感同身受。崔健这样谈“一无所有”:我们这一代,对于信仰是“一无所有”的,但对于真正勇敢的年轻人,是不需要别人给予我们信仰的——我们要自己去寻找。这和《朗读者》中的迈克,是否是一致的呢?
  这才是,我们应该去看《朗读者》的真正原因所在。只是,有一些东西仍然掩盖着那些时间,让我们不能那样近距离的去观看历史,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没有这样的感触,很多人会觉得我扯淡。但是,我相信,会有的。
  我们今天,是否有《再见列宁》、《朗读者》一样的作品呢?电影姑且不说,客观条件所限,只说文学吧,我所见,只有“审判台空着的时候,我就自己站上去”的陈凯歌的《少年凯歌》(原名《我的红卫兵生涯》)算是一本。其它还有吗?至少我没有读到类似的。这已不是条件的问题,而是我们不能够“灾难来时,所有人都说,我忏悔;当灾难过去,所有人都说,我控诉”。因为,“当所有人只知道控诉而不知道忏悔的时候,灾难其实并没有过去。”
  感谢《朗读者》的小说和电影,小说中,作者写了这样一句话:“卡夫卡说:‘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的海洋的一把斧子。’”
  《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谢谢

相关标签:朗读者

上一篇:《朗读者》出现在作文试题中,是什么体验

下一篇:另类综艺清流《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是什么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