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雪莱的奥西曼迭斯的借了什么对君主制和独裁者讽刺?

更新时间2022-05-30 06:07:05

摘要:雪莱是伟大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改革家。Ozymandias(奥西曼迭斯)是雪莱的一首抒诗,诗作意蕴深长,值得揣摩。从诗人的角度,雪莱剖析了历史人物相较于艺术的渺小;而从改革家的角度,体现了其对于人民疾苦的担忧和未来的希望,以及对毁灭与创造的认识。王佐良曾评价雪莱的诗具有深刻的意义,他在翻译《奥西曼迭斯》时追求以诗译诗的境界,从译文形式与感表达上都体现了诗歌之美。本文拟选取王佐良的译本进行研究,从而更加透彻理解本诗。 关键词:希望;以诗译诗;感情表达 本文从译文的形式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对《奥西曼迭斯》的译本进行赏析,领略诗与译文之美,同时发掘对于译者的启迪。王佐良经过精心的雕琢,呈现令读者拍手叫好的优秀译文,这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词、语、句来进行对比分析,以显化译文特色,揭示诗中的隐喻及文化内涵。王佐良在形式上进行了适当的变化,而在意义的提取上做到了精益求精。 一、译文的形式 一般来说,就文学翻译来说,保持作品的原有形式是保持其魅力的一个重要要求,从释意理论的应用领域,即口译及非文学翻译中就可见一斑,但王佐良对于《奥西曼迭斯》就突破这一桎梏,大胆地尝试意译,适当的改变诗作形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里以三个例子,分别是讲话人的改变,对词的融合和对句子结构的改变来分析王是怎么以诗译诗的。 开篇第一句“I met a traveller from an antique land”,王佐良译为“客自海外归,曾见沙漠古国”,译文改变讲话人身份,选取旁观者的角度去见证这一切的发生,将故事转达给我们,这样的口吻隐约给人以久远之感,与后文的千秋霸业随着历史烟消云散形成一个无形的呼应,给诗平添几分韵味。同时,这样的叙述引导读者代入进去共同见证,形成共鸣,这一点从激发读者的兴趣,主动发掘诗的内涵的角度来说,是很好的。“antique land” 实际上指的是古埃及,诗人这里选取“antique”而非“ancient”,暗示了古埃及的强盛和辉煌。这里王译为沙漠古国,是在给读者交代一个大致的背景,让读者在自己查阅相关资料中有更深的体悟。提到埃及,人们会首先联想到尼罗河、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法老王等代表事物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之强盛可想而知,但是在诗作末尾出现的苍凉的景色又与强盛的过去形成讽刺的对比,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尽责而又高明的手法。这里王佐良改变了原文中叙述者的身份,改变了原诗的形式,但是在后面进行增补,这是从整首诗作的角度去考虑的。这也为译者提供了借鉴,在诗作的翻译,或者说是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考虑到文学作品的内涵、艺术手法,很多铺垫和对比都是需要考量全局的,王佐良的大局观是值得译者学习的。 “frown”,“wrinkled lip”,“sneer of cold command”是描写奥西曼迭斯雕像的模样,这里的几个词被王融合成了“但人面依然可畏,那冷笑,那发号施令的高傲”,这一句就足见王较倾向意译,而形式则得到转化。他没有按照原诗的结构,把“蹙眉”、“抿嘴”、“冷笑”等神态描写出来,而是选择通过融合来直接把雕像神情中蕴含的不可一世展现给读者。实际上,奥西曼迭斯是古埃及法老拉米西斯二世的希腊名字,据史料记载,这是一位暴虐无道的帝王。译文从整体上给了读者一个立体的形象,让读者将其叱咤风云的姿态与破碎的面容进行对比,比起单独分裂开来的词对词的转化,更能从整体上塑造奥西曼迭斯的形象。这里王依然是选取了增补,将“冷笑”的意义,即不可一世的高傲展现给读者,所以他的翻译是很灵活的。将一种翻译方法的运用特定局限于某类文本是不合理的,衡量译作优秀与否的标准应当是其整体的表现力,对原文含义的把握和传达,王在这一点上就做的很好,大胆尝试,精益求精,这是在译文中可以看见的态度。 “Of that colossal wreck,boundless and bare”被王译为“寂寞平沙空莽莽”,这里他没有把两个小短句按照原来的结构分两小句译出来,而是注重诗歌形式上的韵味,“寂寞平沙空莽莽”正如“白云千载空悠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场景跃然纸上,让读者沉醉于这种诗歌独特的韵律中。这种灵活的译法是王佐良以诗译诗的追求。这一处理诗歌内涵完完全全呈现出来,而非简单形式上的对等,而导致意义和韵味的缺失。正因为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内在化,人们推崇隐,而非显;推崇曲,而非直,不同语言的构成要素也很复杂,所以说通常人们认为译诗是很难的。但王佐良在对于本诗的处理上灵活巧妙,不拘一格,而又极好地做到了对原诗作的忠诚,在艺术层面和形式上将诗的形美呈现给读者,可以说王是一个译者,也同样是一个诗人。 二、译文的情感表达 王对于雪莱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除了浪漫主义诗人的身份,雪莱还是一位改革家和哲学家。正因这样的多重身份,雪莱对事物的变化、发展、消弭有着深刻的领悟,对暴君的不屑和斥责、人民疾苦的忧虑、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对毁灭与创造的认识都展现在《奥西曼迭斯》里。在译文的情感表达和隐喻上,王佐良花了大工夫,追求实现与原诗相当的表现力。这里从两个不同层次的意义分析译文在情感表达上的处理。 “The hand that mocked them and the heart that fed”,这一句是有隐含的意义的。“mock”一词一语双关,其一,生动地为读者展示出霸业宏图终随历史褪色的场景。这么一位冷酷无情的帝王却难逃更加残酷的时间,令读者不由得联想到“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鲜明的对比跃然纸上。其二,“mock”与“Sneer of cold command”形成鲜明对比,前一句还是站在金字塔顶端俯视众生的暴君,现在却成了残垣断壁,是雪莱、其所代表的艺术家以及广大人民对暴君的讽刺。也就是说这里的“mock”是雪莱特意设计,这一设计就如同乔治斯坦纳在其阐释学翻译四步骤中提出的“aggression”,带有一定的个人倾向,是诗人精神意志和价值观的体现。endprint 接下来着重分析笔者最钟爱的一句,“My name is Ozymandias,king of kings:Look on my works,ye Mighty,and despair!”王佐良的译文是“吾乃万王之王是也,盖世功业,敢叫天公折服!”这句话出现在雕像的底座上,极具气势,将一个不可一世的帝王描绘出来。首先,译文采用了古汉语的句式,“My name is Ozymandias,king of kings” 被王译为“吾乃万王之王是也是也”。“吾乃…是也”通常来讲是一种自傲的说法,比如说“吾乃常山赵子龙”,比起“我是…”,语气强烈,符合一代帝王的身份特征,那种凌驾于万物之上的高傲跃然纸上,且非常有诗的味道,故而这一句从韵味和意义上都很符合诗的美。其次,他翻译的“敢叫天公折服!”也是一种很符合中国人语言习惯的说法,我们曾读过“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也读过“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读者首先知道天公就是我们敬畏的老天爷,还了解“敢叫”则是对“老天爷”的叫板和挑战。实际上英语文化里的 “God” 和 “King” 和中国文化并不同,王佐良这里采用了归化的方法。这里读者需要知道的就是这句话是表现其大无畏还是狂妄无知?放在本诗中,本诗以暴君目空一切的姿态与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作比较,这种无形的讽刺让诗的艺术价值更高。虽然这句话还刻在巨大的雕像上,但他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越是强烈而骄傲的语气越令雪莱眼中的雕像显得残破和沧桑,这种鲜明的对比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让诗歌的张力在读者眼前爆发,形成了本诗的高潮。再安排刚才提到的本诗末尾的 “寂寞平沙空莽莽”,紧随这一高潮,这种一下子跌落谷底的落差让诗的高潮戛然而止,这种意犹未尽的遗憾让读者平复下来,展开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揣摩,发掘更深层次的意义。 提到更深层次的含义,就必须看最后一句“The lone and level sands stretch far away”王将其译为“伸向荒凉的四方”。结尾的寂寥和荒凉给读者呈现了一幅万物归于初始的状态,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之下,掩藏着一种蓄势待发的活力。也就是说雪莱对未来的可能充满着希望,创造力可以改变过去的伤疤,希望是治愈人民伤痛的良药。所谓“创造必先毁灭”,前文提到过雪莱是诗人,也是革命家,他这种对未来的希望是可以为读者感觉到得。王佐良的译文让读者想到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其双眼化为日月,四肢化为四极,其呼吸化为风云声音化为雷声,血液变成江河。这与“伸向荒凉的四方”给人的“一切从这里开始”有着相似之处,无论现在多么黑暗,纵然像天地初分时候,地球没有任何文明之时,也正蕴含着毁灭之后的重生,终有一天会有新的文明取代旧事物。放在本诗中与当时诗歌创作的历史时代下,则是对黑暗过后黎明的期待与充满信心。所以说雪莱在诗的造诣上很高,在对人生、世界的认识上也是极为深刻的。 三、对于译者的启示 王佐良《奥西曼迭斯》译本对于译者的启示有三:第一,对于诗人、或者说是原文本作者的了解是必须要做的,包括其生活经历,性格特征,作品风格以及其价值观等,这是翻译的基础。因为艺术的创作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在人生阅历的基础上,好的作品才能呈现,否则作品会给人以空洞感。那么译者对诗人人生经历的了解是不可获取的,有了这个基础才可以谈翻译。第二,语言水平的培养一定要加强。不能把握语言的美感,不能掌握诗学的语言是不具备译诗的能力的,本文提到过诗歌是艺术性很强的作品形式,学者普遍认为以诗译诗难,但并非不可能,精研汉语、英语,多读诗,多了解外国文化,是培养翻译素质的很好途径。这里还要提一点,就是许多人忽视汉语水平的提高,只是注重英文素质的培养,这样难以达到“学问贯中西”的境界的,也就是说没有优秀的中文水平作为依托,翻译是一件难事。第三,不要循规蹈矩,要大胆尝试,敢于突破。诗是文学作品,形式固然重要,形式美和意蕴美的结合才能给读者以美得享受,但王佐良的译本灵活多变,张弛有度,翻译策略和技巧运用的炉火纯青,在译文中多处可见其对形式的改造和对意义的补充和转化,这是一个自信的译者所必须的。所以,译者应当具有尝试的勇气和创造力,当然这是建立在具备基本的翻译素质和对诗歌的把握上的。

上一篇:古代关于熊猫的故事

下一篇:有没有帮人抄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