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各政权是如何行使对新疆地区管辖权的?

更新时间2022-05-07 12:55:25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继秦汉之后出现的重要历史时期,该时期我国虽然处于政权并立和国家分裂的状态,但西域和中原地区的联系不仅没有中断,而且还继续沿袭汉朝旧制并有所创新。 1、220年曹魏政权取代东汉后,一方面,在西域地区设置西域长史和戊己校尉,管理西域事务。另一方面,先后册封西域多个地方政权首领,以进行对西域地区的管辖。例如,222年,曹魏政权册封车师后部王壹多杂为“守魏侍中,号大都尉”,“受魏王印”等。基于中原地区先进的文明,西域各地方政权不断派遣使者到洛阳朝贡,据史料记载,龟兹、于阗、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和车师,均像汉代一样保持朝贡。 2、265年建立,280年灭东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短暂统一的西晋王朝仍沿袭曹魏旧制,在今新疆楼兰设立西域长史府,管辖西域;在高昌设立戊己校尉,领导屯田戍守;同时,西晋继续册封西域鄯善、焉耆等地首领,通过册封,进一步管辖新疆地区。 3、西晋灭亡后的十六国时期,西域为河西凉州地方割据政权管辖。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和北凉先后统治着西域,以汉族为主体的高昌地区建高昌王国,实施郡县制,按照内地郡县制度管理。 总之,秦汉以后至隋唐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沿用了汉朝开辟的治理西域的管理体制,但也有所创新,那就是开始引入郡县制治理西域。

上一篇:王羲之十七帖及其它尺牍的释文及译文大全

下一篇:上下mnd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