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史上的政治重心转移?

更新时间2022-04-30 23:34:05

往今来,中国的行政中心(以下简称首都)通常有被我们称作六大古都的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和杭州,就已经说明了中国古代首都的多变性。 但总体来说是向东向南迁最后到北京!最后元明清定都北京主要是因为京杭大运河的存在!


并且是中国幅员辽阔的必须, 首先是在长安,咸阳等陕西那一片,是因为黄土高原容易耕种,在那时候的生产力经济中心在哪里。 后来唐朝的时候逐渐迁都到洛阳。还有宋朝的开封,是因为那时候陕西哪里都已经土地贫瘠,经济中心转移到黄河中西游地区,南宋以后随着北民南迁,南方得到开发,并且南方及其好多自然条件使得农作物一年三熟,经济中心转向江南,自然定都南京 杭州那一片! 元朝的时候由于他们是蒙古人,幅员特备辽阔,就迁都北京!也是统治需要,明朝的时候本来定都南京。那就是经济中心在南方的事。最后燕王老根在北方,更为了加强对蒙古了统治。迁都北京。这单我觉得绝对不是正确的,明朝多少代形成了天子守边!清朝也差不多!这三代都严重依赖着京杭运河! 可以看的出来,影响迁都的有两点:1.经济中心,2.统治需要!

学习过中国历史地理的人就会知道我们政治中心迁移的趋势,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南向北。由西向东指的是从西安到洛阳。这是汉朝都城的迁移,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自然方面是与黄河改道,自然灾害等,人文因素是与少数民族有关的;由北向南是指从北京到杭州,是宋朝都城的迁移,原因是战乱,人口南迁,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自南向北的是指从杭州到北京的,是清朝顺治入关的迁移,原因是南方经济衰败,北方实现大一统。

重心转移往往有多个方面原因:

1.经济需要,从经济状况不好的地方迁到经济繁荣地方,如元朝

2.方便统治,如清朝

3.战争导致,如民国政府

上一篇:2022年五一假期扬州回南京雨花要隔离吗

下一篇:评价杨开慧的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