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9 16:48:20
1、从作业开始培养 首先要先培养孩子做计划的习惯,也就是每天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我们可以先教孩子从做作业开始。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开始孩子很主动的去做作业,可是做着做着,孩子就没了耐心,一会出来喝水,一会出来上厕所,有时甚至趴在桌上不动。
其实这是孩子没有计划性的表现,因为孩子一开始没做计划,所以拿起什么作业就写什么作业,一旦孩子最初写的是最难的作业,在写的时候发现很难,孩子的热情就会被打击。 开始逃避做作业,才会出现拖延的现象,所以看似很小的做作业,其实也需要做计划。 所以我们可以让孩子对作业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区分。比如孩子发现数学最难,英语最简单,下来是语文。 那么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先做最简单的,再做稍微有点难度的,最后做最难的。
因为这样孩子一开始做简单的,就会觉得做起来轻松,会很快完成,之后再做稍微有点难度的,虽然觉得难,可其余的作业都写完了,孩子心中就会感到放松,此时再做难的作业时,孩子也会一鼓作气,一次性写完。 2、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 当孩子因为做作业而感受到了做计划的好处,此时孩子就会喜欢做计划,那么我们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做一天的计划、一周的计划。 和孩子一起制定时,我们要采纳孩子的建议,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重,因为只有孩子参与了制定孩子才愿意去执行。 另外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还可以让孩子在每项计划中给自己设定奖励。 比如每天准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等,孩子可以给自己设定奖励机制。完成奖励什么,完不成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惩罚。
这样会让孩子更有动力,也更愿意自发去完成,可是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孩子不能按照计划去完成,除了要接受惩罚外,我们还需要让孩子补上,并不是接受完惩罚就不用管了,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正按照计划去做。 可是我们如何和孩子一起做计划表呢?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位妈妈分享的和孩子一起制定的在家学习计划表,一天下来每个时间段都卡的非常严格。那样也没有必要,孩子会觉得时间很难熬,很容易出反效果。 比如把每晚8点设定为读书时间,这恐怕不太可能坚持下来。不说因为其他突发事情影响,爸爸妈妈也不一定每天8点都能够准时陪伴年龄小的孩子阅读。 但我们也可以把一些固定的事项在计划表中标注时间段,比如起床洗漱、午觉、写作业、晚上入睡等等。一些非固定时间的事项可以设为打卡项目,比如阅读、锻炼身体,每当孩子完成一样,就可以让孩子将完成的一样划掉或者在后面打对号,这样让孩子看起来更方便也更有成就感。
当然很多时候,孩子会在刚制定完计划的前两天,认真去执行,执行几天后孩子感受到了约束,就不愿意去执行了。 此时就需要我们父母严格按照奖惩制度来执行,从而培养出孩子完成计划的好习惯。 3、在体验中调整计划 既然做了计划,当然要有人性化,并非制定完计划后,计划就不可变动,我们可以在孩子执行的时候,根据事情本身而做出调整,让孩子感觉更合理。 比如孩子想早点写作业,我们就可以做出调整,让孩子白天上完课以后,直接写作业,写完作业再吃饭等等。 也就是当孩子对计划提出修改意见时,我们要重视,根据孩子的感受适当进行调整,让我们的计划更适合孩子,让孩子在执行起来觉得更习惯,更舒服。 毕竟我们做的是计划,是提前做出的规划,可是有时候一会有特殊情况或者其他事情影响,若是依然让孩子必须按照计划去做,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压迫,甚至觉得不合理,这样孩子就会从内心深处开始排斥计划。
一旦孩子开始排斥计划,那么即使我们制作了奖惩,也很难督促孩子按照计划去完成。 所以我们要在平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及时进行调整,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计划,愿意去执行计划。 可是调整计划我们也要对事情有判断,有时候孩子会不愿意去做,而故意找一些理由让我们调整计划,此时我们就需要分辨,是否真的需要调整。 调整是为了即便有突发事件,即便有别的事情影响,我们也想办法让孩子不乱,有条不絮的去完成。
4、拒绝包办,培养日常生活计划性 很多时候孩子没有计划性,不仅体现在学习上,生活上更是如此,所以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学习的计划性,更要培养孩子生活中的计划性。 很多孩子在生活中总是丢三落四,没有计划性,其实是因为孩子的独立能力不够。 从小父母习惯于包办,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此时在上网课的时候,突然要求孩子不丢三落四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锻炼孩子的的计划能力,比如让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学习物品,整理自己的日常用品等。
知乎上曾有一位妈妈分享过她对孩子的锻炼,她说一开始孩子总是依赖自己,每天上学前,自己对照孩子的课表,为孩子整理好书包,整理好要用的学习用品。 可是自己越整理,孩子越不会自己整理,后来她告诉孩子,你自己的东西要学会自己整理,从明天开始妈妈不帮你整理了。 隔天孩子吃完早餐发现自己没整理,可是时间不够,孩子匆匆装起书包出门了,到了学校不仅迟到了,而且落下了一本书,最后没办法和别的班同学借的书看。 晚上回来后,孩子埋怨自己,可是第二天自己依然没替孩子整理,孩子自己早早的开始整理了。 慢慢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而且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丢三落四的问题。
其实想要培养孩子做事的计划性,就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让孩子明白这是自己的事,是需要自己去完成的。 在完成的时候,一开始孩子做的不好,我们也不要太苛求,慢慢孩子会想各种办法将一件事做的更好,这样在做事的时候,孩子就会自己去计划应该如何做,如何才能做好。 既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又锻炼孩子的计划性。 计划性是能够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只有从小养出了计划性的好习惯,之后无论做什么事,孩子都会有自己的节奏和条理,不会总是丢三落四和乱糟糟,特别是如今在家学习的这段时间。 所以,作为父母,培养孩子做计划的好习惯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只有我们及时引导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做计划,慢慢孩子就会养成做计划的好习惯。
找课程上的兴趣点
计划性是能够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只有从小养出了计划性的好习惯,之后无论做什么事,孩子都会有自己的节奏和条理,不会总是丢三落四和乱糟糟,特别是如今在家学习的这段时间。
学习欲望高,自然就会集中注意力。
学习欲望来源于学习兴趣,
或者明白学习的价值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