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人们为什么把“马鲛”称作“社交鱼”?

更新时间2022-01-30 08:50:59

什么鱼呢?就是和飞舞的杨柳絮一起出现的,令人口水直流的春日风物“社交鱼”。 一年最贵在于春 别慌,“社交鱼”其实大家都认识,老熟人了——它就是从北到南,我国沿海居民都很爱吃的马鲛鱼。 马鲛鱼有个别名就叫“社交鱼”。为啥?难不成它们在海里还穿个礼服赴个晚宴啥的? 当然不是。聂璜在《海错图》中解释了一句:“以其交社而生”。啥意思?看不懂。 另一本清代书《蠕范》就说得很清楚了:“社交鱼……逢春社而生。” 春社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般在农历二月初的某日(各地规定不同),这时正是马鲛到近海产卵的时候,不但容易捕捉,而且最为肥美。清代文学家全祖望曾写道:“春事刚临社日,杨花飞送鲛鱼……鲛鱼过三月,其味大劣,在社前后,则清品也。” 所以,“社交鱼”的意思是“在春社期间出现的鱼”,不是说它是海王。 日本也称马鲛鱼为鰆。 图/B站@吃鱼有范 日本人也把马鲛视为春天来临的象征,春天的马鲛会群集于濑户内海,拥挤的鱼群甚至在海面上隆起!日本人管这景象叫“鱼岛”。 日语里,马鲛的汉字写作“鰆”,字面意思就是“春天之鱼”。今天的菜市场上,春天依然是马鲛一年中最贵的时候。 图/B站@农夫家的老司机 细碎的“鱼翅” 在聂璜绘著的《海错图》中,马鲛这幅画可以算是最写实的作品之一了。对比今天马鲛鱼的照片,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他很可能是对着真鱼写生的。 画旁边,还有一段文字:此鱼尾如燕翅,身后小翅,上八下六,尾末肉上又起三翅。”仔细看,这几枚小“鱼翅”果然清清楚楚地画在上面。 一条鱼怎么会有这么多小鳍呢? 好,我们去菜市场看一看。找到卖马鲛的摊位,凑近看看:尾鳍又长又弯,确实像燕翅,没错。尾柄侧面的肉上也确实有三个片状突起,这就是所谓“又起三翅”了。不过这三个不是真正的鱼鳍,只是隆起的肉质脊。 马鲛的尾柄侧面有一大两小,三个脊状隆起,好似三个小鳍。 图/B站@农夫家的老司机 至于“上八下六”的小翅,有倒是有,可数量不太一致,有的鱼是上八下八,有的是七上八下…… 原来,这些细碎的小翅统称为“离鳍”,脊背上那排离鳍是背鳍的一部分,肚子上那排是臀鳍的一部分。每条鱼的离鳍数目都没准谱,加在一起总共大概在14~20个之间。 这些怪异的鳍,不是长着玩的。马鲛常在海中飞速游动,小碎鳍就等于跑车尾部的扰流板,让马鲛在高速中保持稳定。 马鲛的背鳍和腹鳍后部分裂成许多小鳍 。图/B站@农夫家的老司机 “撞脸”的兄弟们 《海错图》中,聂璜抱怨道:海鱼的种类太多了,一种之中又分数种,就算是海边的土著居民都分不清。比如马鲛这个名字之下,就又分好几种。 确实如此,在科学上,马鲛是一个属的名字,马鲛属下有好几种马鲛,从渤海到南海都有分布。 《海错图》里的那幅画,鱼身上有圆形斑点,那就可能是蓝点马鲛、朝鲜马鲛、斑点马鲛中的一种。结合文字中的习性分析,最契合的就是蓝点马鲛,它也是中国沿海最常见的马鲛。 蓝点马鲛 。图/知乎@塑料海鲜人 《海错图》还记载了几种马鲛,我们也能猜出个端倪来。 比如“泥托鱼”,可能指的是康氏马鲛,因为它在今天的闽南话里叫“土魠鱼”,名字沾边。 土魠鱼羹 。图/B站@美食台 还有一种“青蓝而无斑”的马鲛,称为“白腹”或“油筒”,可能指的是中华马鲛,因为它的腹部银白,背部没有明显的斑点。 “鲅鱼跳,丈人笑” 《海错图》中对马鲛的评价非常低:“最腥,鱼品之下。” 这可太不客观了! 要是马鲛真这么难吃,又如何解释“山上鹧鸪獐,海里马鲛鲳”、“一鯃二红鯋,三鲳四马鲛(福建人对海鲜的排名)”这些俗话呢? 腥,只是因为保鲜技术不佳。只要善于料理,马鲛是非常棒的海鲜,它肉极厚,刺还少,吃起来非常过瘾。 “琉球国(今日本冲绳)善制此鱼,先长剖而破其脊骨,稍加盐而晒干以炙之,其味至佳。” 这是《海错图》记载的做法,说白了就是烤鱼干。 这么做有点糟蹋了,不如学学人家宁波象山县的“马鲛宴”,一条鱼能做出六道菜:鱼头做骨酱,鱼肉做鱼丸、鱼包肉、鱼滋面,鱼皮做熏鱼,剩下的鱼骨也能熬一锅粉丝汤,一点不浪费。 一鱼六吃 。图/《生财有道》 到了北方,蓝点马鲛被称为“鲅鱼”。 青岛的女婿到了春天有一项任务:给老丈人送去刚上市的鲅鱼,有道是“鲅鱼跳,丈人笑”。要是女婿能亲自下厨,丈人就更得笑了。山东人做鲅鱼有一套,熏鲅鱼、鲅鱼馅饺子、鲅鱼丸子汤、红烧鲅鱼,好鱼怎么做都香。 鲅鱼饺子,饿了 。图/B站@美食台 至于日本人,当然少不了把马鲛做成寿司了。 作为历史悠久的寿司料,不论是用生鱼肉直接捏制寿司,还是醋渍、火烤鱼皮后再做成握寿司,都能吃出和中国菜完全不同的感觉。 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好吃。

上一篇:李大师怎么写好看

下一篇:宋词的抄写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