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邓小平提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1-18 05:40: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   初级阶段的含义: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少需要100年时间(1956——2050左右)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国家根本任务: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   ①城乡市场非常繁荣。   ②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   ③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显著。

邓小平说:“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从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出路,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因为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根本最急迫的任务。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二)“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它归结为生产力标准,即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上一篇:如何做好有特色的禁毒宣传活动

下一篇:改革开放43年,全国财政收入43年间增长了多少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多少倍?城市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