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3-12 07:54:07
什么是“双创”?“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基于转型发展需要和国内创新潜力提出的重大战略,旨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让那些有能力、想创业创新的人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实现靠创业自立,凭创新出彩。李克强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最早是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当时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每到一地考察,他几乎都要与当地年轻的“创客”会面。他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国家为推进双创已出台了很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创新创业环境,人们选择就业或创业的余地增加了,在不少领域出现了很多创业创新亮点,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不断涌现,双创在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凸显。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不是谋求让所有人放下本职工作都去创业,但却又与多数人相关,毕竟创新创业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创新创业既要政府支持,又必须让市场在其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二者作用,创造一个更良性的创新创业环境,这是搞好双创工作的核心。为防止双创工作被片面化理解,防止昙花一现,防止行为扭曲,需要进一步明晰双创的内涵和战略意义,厘清工作思路,完善政策体系,加快构建双创生态系统。优惠政策助力双创 互联网创业显优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业创新的风潮。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创业创新。创业创新的号召始于2013年10月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强调“调动社会资本力量,促进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成长,带动就业,推动新兴生产力发展”,此后,创新创业成为了当下的时代风潮。2014年9月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中央与地方政策联动助力双创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5月至今中央层面已经出台至少22份相关文件促进创业创新。今年3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也正式公布。这些文件正在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对创业创新起作用。 从地方政府层面看,随着中央的号召以及政策的出台,全国多个省份已经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3家指导单位和中国政府网、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发现双创之星》大型主题系列活动,通过“讲诉双创好故事,展现中国好创意”为中国创客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创意诞生的襁褓、匠人技能的舞台、梦想实现的工场。目前,该活动已经成功在北京、天津、安徽成功举办。据透露,该主题活动的举办旨在充分落实中央精神,更好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蓬勃开展,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2015年7月30日,“发现双创之星·走进安徽(合肥)”在安徽合肥举办。据了解,安徽站是该主题活动的第三站,此前已经相继在北京、天津举办成功。根据相关消息,北京和天津已经推出一系列新政策推进创业创新目标的落实。在北京,“中关村领创空间”通过“全国百城优选计划”,为全国创新创业者提供服务。“百城优选计划”指的是将选址100个城市,建设“中关村领创空间”:在2015年选择20个城市,与100家领军企业合作,扶持1000家创新创业企业,提供10000人办公,带动50000人就业。通过运营,将来会选择100个城市,与1000家领军企业合作,扶持10000家创新创业企业,提供10万人办公,带动100万人就业。在天津,最新推出创新创业“津十条”明确,市政府对经认定的众创空间,分级分类给予100万-500万元的一次性财政补助,用于初期开办费用。到2016年,全市众创空间将超过100个,在此基础上,政府将“触角”延伸到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补贴发放等“一站式”创业服务。同样的,在安徽省,已经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推出10条新政策(即创新创业“安十条”),重点从财税金融、科研资助、保障服务、政策激励等方面对高层次人才在皖创新创业加以扶持。据介绍,“安十条”旨在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 “互联网+”优势明显 在本次“发现双创之星·走进安徽(合肥)”活动中,安徽省评选出了30名创客候选人。据统计,30名创客中,从事电子商务与互联网创业的有10人,从事装备制造业创业有8人,高科技服务以及新材料等有7人,从事农业方面创业有5人,从这个数据不难看出“互联网+”的模式在创业创新的行动中占比例较多。 从拉动就业与产值创造等方面看,“互联网+”模式优势也不少。严俊成立的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业态的青年创业园,目前园区一期吸纳青年就业约1600人,带动就业过万人,二期将解决直接就业5000人,带动就业过2万人。青年创业园年交易额突破15亿元,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丁国亮成立的合肥中科翰云信息技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申请发明专利1项、拥有软件产品2项、软件著作权8项,2014年初该公司以1000万估值获得首轮投资。章燎源在2012年创办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不到3年时间,三只松鼠的年销售业绩突破10亿元。汪海2003年创办合肥肥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的团队打造安徽第一人气社区合肥论坛。2012年与汪海有战略合作的江苏三六五网登陆深圳创业板,肥肥网络成为安徽第一家互联网上市企业,合肥论坛成为中国社区网络百强。现在,该论坛已有200多万注册用户,2011年被评为“全国最具商业价值地方网站”。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出“互联网+”作为一种“轻创业”模式却有着巨大优势。 在互联网领域做功夫,利用互联网创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互联网+”已成为创业的“弄潮儿”。据统计,总理李克强在半年内进行了6次考察,涉及国有企业、创业大街、金融机构、社区、国家部委等,而“大众创业”、“改革”、“互联网+”等,都是总理关注的“关键词”,在上半年的6次参观考察中四次提及“互联网+”。而就在7月初,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11项行动、40项重点发展任务、7方面政策举措、25项具体措施。《指导意见》既是新常态下推动互联网与各行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行动纲领,也是引导未来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蓝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就是促进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份重要指导性政策性文件,助推农业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