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唐代男子走路礼仪特点

更新时间2021-05-07 05:59:46

如:“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意思是走路不要显出傲慢的样子,站着不要偏用一脚而歪斜,坐着不要伸开双腿像簸箕,睡觉不能趴着。


意思是说在布幔或帘子外走路不能小步快走,在堂上或手持贵重的玉器时不能小步快走。堂上走路应用细碎的步子,堂下走路则可以大步走。


在室内走路不能双臂张开,和别人坐在一起不要横起胳膊。给别人东西时,对方站着,自己就不用跪着;对方坐着,自己又不宜站着给。 迎客之时,“凡与客人者,每门让于客。……拾级聚足,连步以上。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意思是凡与客人一起进屋内,每入一道门时都要让客人先进。 主客上台阶时都一级一并脚。上东阶的要先抬右脚,上西阶的要先抬左脚。如《史记·平原君列传》:“毛遂按剑历阶而上。”“历阶”就是一级一并脚。《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埽(扫)除(台阶)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 见尊长时要“趋”,“遭先生于道,趋而进”,“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如《战国策·赵策》:“(触龙)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


“退”就是倒退着走,即却行,如《汉书·高帝纪下》:“后上朝,太公拥彗,迎门却行。上大惊,下扶太公。”


补充: 1.走“正道”还是走“捷径”? 在古代,道路分为“道”、“路”、“途”、“行”、“径”、“术”、“街”、“衢”等多种规格。其中以“道”、“径”二种,古人说得最多。 “道”,在先秦时期指可供车行的大路,又称“正道”,相当于现代高等级的公路“省道”、“国道”。秦始皇所筑的“驰道”也是“道”的一种,系当时的高速公路。 “径”与“道”正好相反,指只能走人、不能行车的小路,故称“步道”;从小路走可以避开众人、熟人,又俗称“间道”,心术不正者才走间道。因为从小路走往往比正道近,由此出现了“捷径”的概念。 与“径”相提并论的是“徯”。徯,指不好走的细小狭路,俗称“邪路”、“邪道”。走到头后无路可走的“径”,则称为“窘径”,走这种小路往往举步维艰,即“窘步”。 正道可能路途远,辛苦,但安全,不会走错方向,所以古人提倡走“正道”,而不鼓励甚至禁止走“窘径”、“捷径”、“邪路”。


2.靠右走还是靠左走? 在崇尚“正道”的同时,古人还对走路秩序提出了规范,逐渐形成所谓的“交通规则”。现代人是“靠右走”,古人靠哪边走?不同朝代有不同风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走法”: 较早的走法是“男右女左”。先秦时期,男人和女人是不能同行的,要分两边走。《礼记·王制》中规定:“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意思是,在道路上,男的靠右走,女的靠左走,车辆从路中间通行。 这种走路规则曾对早期民俗产生很深的影响。据《仪礼·士昏礼》记载,秦汉及以前,女儿出嫁时,必须从左边走出去,站在母亲的左边,即所谓“女出于母左,父西面戒之”。 “男右女左”分开走的规定又叫“男女异路”,到汉魏时期还曾出现过强制性推广的现象。西汉末篡位建立“新朝”的王莽推崇周制,其中有一条就是效法《礼记》中的“男女分开走”。《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要求推行“男女异路之制,犯者象刑。”


到了唐代,一个叫马周的人提出“靠右走”。这种走法又称“来左去右”,不分男女。马周建议,要用击鼓的方式早晚提醒行人进出城门要分开,两边走,进城的走左边,出城的走右边。

上一篇:郑成华是郑成功的后人吗?

下一篇: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