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慢性胃炎中医怎么调理?

更新时间2021-03-05 13:19:08

中医调理慢性胃炎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中药调养,根据慢性胃炎不同症状辨证分型,使用相应中药调理。除药物调理外,还需注意绪舒畅、饮食科学。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复侵袭,发生持续性慢性炎症性病变。其发病与绪不佳、饮食不节(如嗜酒、饮食无规律、过食生冷辛辣等)及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症状有中上腹部疼痛或饱闷感,疼痛或牵及胸胁后背,食欲减退,吐酸水,恶心呕吐,嗳气等反复发作,日久则出现胃部灼热、隐痛、有饥饿感而不能食食后饱胀、面色发白、消瘦、贫血等症状。中医称本病为“胃脘痛”,若胃痛连及两胁,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为肝火犯胃型;若面色苍白,乏力,胃痛喜按喜暖,为脾胃虚寒型;若口干,舌红无苔,大便干,胃脘隐痛为胃阴不足型。       中医认为忧思伤脾,慢性胃炎患者需保持情绪舒畅;食物寒温需适调,避免服用太热或生冷的食物;五味调和:五味即辛、甘、酸、苦、咸,饮食不能偏重某一味道,避免进食太苦、太辛辣、太酸的食物,不能酗饮,如酒、咖啡、茶、牛奶等,饮食量需适度;注意生活方式:劳逸适当,保持充足睡眠。

中药研未服用效果好

主要表现为胃部隐痛或胀,遇冷加重,舌淡,脉细或迟。治法是温中散寒,健脾助运

相关标签:胃炎

上一篇:特发性震颤中医辩证是什么?

下一篇:中医辨证是如何认识手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