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李鸿章故居的历史意义

更新时间2021-02-23 07:09:08

李鸿章故居的历史意义

合肥淮河路步行街,是一条现代化的商业街区。但路北边有一组古朴典雅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李鸿章家族故居,人们习惯称之为李府。路过的行人都会不自禁地注视着青砖黛瓦的房屋以及门口那对威武的石狮…… 李鸿章1823年出生于庐州府合肥县东乡磨店。24岁中进士,后以合肥地区的团练武装为基础,组建了庞大的淮系政治集团,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1823年出生于庐州府合肥县东乡磨店。24岁中进士,后以合肥地区的团练武装为基础,组建了庞大的淮系政治集团,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家住撮造山巷的刘爷爷告诉我,抗战以前,他和小伙伴们经常围绕着李府高大的院墙玩耍。后来那些漂亮的房屋陆续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到了解放前夕,已经是破旧衰败了。上世纪50年代,李鸿章家族故居临街的部分分别被改建成淮河百货公司和其他商店。后面的房屋先是被皖北人民银行和安徽省人民银行使用,后划归合肥市工商银行,被当作了宿舍。 我们这个合肥老乡是个让人亦喜亦悲的人物,对于他的功过是非,一直是众说纷纭,就像梁启超说的那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也形象地称自己是“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处于内忧外患的夹缝里,不能挽大厦于将倾”。李鸿章家族故居的百年命运昭示了这个曾经的风云人物历史地位的变迁。 1858年8月,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率部攻克庐州,将李鸿章的祖宅“焚毁一空”。大约从同治年间(1862-1874)开始,李鸿章及其兄弟广置房产。从现在留存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出李家六兄弟的庭院相属,每座宅子后面是供家眷们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尽管现存的李鸿章家族故居只是原先的十二分之一还弱,但足以震撼每一个来此参观者的心灵了。我突然想起一副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那是当时人们讽刺合肥人李鸿章以及常熟人翁同龢的贪婪豪奢的。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他们似乎都逃脱不了当官敛财的怪圈。 吴胜馆长介绍,这里是199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的。按照修复的规模,故居由南向北分为五进,依次为门厅、前厅、中厅和走马转心楼。总体看来,故居严谨有致,属于文人士大夫式的住宅、庭院和书斋相结合的民居建筑。 有资料说这是江淮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晚清名人故居。让许多游人驻足的还是内宅,大家都好奇李鸿章家族的女眷们平时是如何生活的呀! 吴胜先生对我说,晚清毕竟还是封建社会,即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其家中的女人也要遵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礼教。内厅形状系两层环形廊道形成回马廊,又称走马楼。因为是女眷的休息活动场所,所以俗称“小姐楼”。精致典雅的走马楼使得房房相连、户户相通,加以园林庭院,使有限的空间平添许多变化和趣味。 在整座建筑的东面,还设有一条较为窄小的走道,专供女眷和仆人行走使用。古时女子地位较低,出门时不准走正门,也不能从客厅穿行,只由边道外出。又因它与每进建筑相连,另开角门通向大街,故而起到防火通道的作用,古人们的缜密心思由此可见。 我不知道李鸿章的小女儿是否在走马楼上住过,不过,李鸿章最疼她倒是真的。据说,当年小女儿要出嫁到山东,李鸿章下令凡是世上有人陪嫁过的东西都要备齐。李府上下为此忙得是焦头烂额,到了婆家的时候,才发现嫁妆中少了一个痰盂。李鸿章命随行的管家拿出一万两银票,笑眯眯地对亲家说,不是忘了,而是想请亲家打个纯金的痰盂

上一篇:冯京在哪几个时期当宰相

下一篇:调鼎集是在清朝哪个年代编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