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中国古代厚葬习俗的兴衰

更新时间2020-10-28 11:44:53

古代厚葬习俗是怎么衰落的

墓葬文化起源于何时何地,尚无定论。不过,一般学术研究者在解释此问题时,一定要提到“尼人”。“尼人”是尼安德特人的简称,他们是旧石器时代的史前人类。尼人距今已有三万年以上的历史,他们创造的文明被称为莫斯特文化,他们的足迹横亘欧亚大陆,但他们是否属于智人目前尚无定论
 

尼人已有墓葬的习俗。法国的费拉西人是尼人的一支,据考古发现,他们有合葬的意识。他们不仅葬人,而且还葬熊,学者认为这是尼人崇拜熊的证据。尼人下葬时,一般会在遗体旁放置一些动物、饰物、工具陪葬。这些不仅代表了尼人对死去亲人的关切,而且也说明他们已经产生了“灵魂慰藉”的观念 

莫斯特文化后期,有奥瑞特、梭鲁特、马格德林文化,他们在安葬亲人时,要将赤铁矿粉掺入土壤中,进行红士葬。几乎同一时期,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也使用赤铁矿粉进行安葬仪式。一西一东,两种文化,却异曲同工,让人无法理解为什么赤铁矿粉成了他们共同的选择。这是旧石器时代的墓葬文化。
 

到了新石器时代,墓葬文化变得更有特点。红山文化继承了磁山文化,他们在埋葬亲人前,先要用火将墓坑烧烫加热;裴李岗文化中,儿童去世后要在瓮里安葬。成人下葬则须头南脚北;大汶口文化的葬式则有仰面直躯、俯身直躯、肢体弯曲等,还发现有夫妻合葬墓地;屈家岭文化入葬时,会使用明器陪葬。明器即鬼器,明器制度起源于夏后氏。夏后氏,即大禹的夏王朝,夏后是其国号。夏人信鬼神,这一信仰至今依然影响着华夏民族,陪葬物品有玉器和铜器。到商时期,人们已经能“先鬼而后礼”,墓葬观念中开始包含伦理意识。这一时期厚葬盛行,陪葬品有青铜器和玉器等珍贵物晶。股商采用族弹,即同族人合葬在一起。周人克后,虽依然崇拜鬼神,但已开始“敬而远之”。到周穆王时期,人殉基本消失,厚葬被薄葬取代。西周末年,《诗经》中开始出现“丧服”的记载。但周代并未刹住厚葬之风,反而愈演愈烈。到春秋战国时期,终于有人出来公开反对厚葬了
 

墨子是其中之一。墨子提出“短丧薄葬”思想,并亲自制定“棺三寸,衣三领”的规范。庄子则比墨子更彻底,他甚至表示要“以天地为棺椁”。而列子又进一步,他表示随便什么火葬、水葬、天葬,甚至将其遗体丢弃在沟渠他也不在乎。孔子也是薄葬的身体力行者,《论语》中即有记载。孔子将“孝道”和“礼制”结合起来,表示对待父母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与诸子相反,孟子之后的儒家则主张厚葬,甚至将其上升到礼制的高度。
 

孟母死后,孟子要厚葬母亲,便请人用上好的木材做了棺材,并以“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为辞。荀子更为丧葬定下“天子棺椁十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等等级标准。
 

到了秦皇汉武,厚葬更是登峰造极。秦始皇的陵墓虽尚未一露真容,但陪葬的兵马俑已足以惊动整个世界了。而距西安40公里的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号称“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 

魏武王曹操主张薄葬,要求“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两晋皇帝也以薄葬为是。到了唐代,厚葬之风又起,而且一直保持到清朝。

汉魏时期社会激烈动荡,曾经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剧烈冲击。这一时期的历史记录中,多见民间发掘冢墓的现象。汉末三国时期的盗墓现象的严重致使种种反盗墓的形式中,出现了所谓“疑冢”即以真假墓葬迷惑盗墓者的形。其中,以曹操所设置的“疑冢”最为著名,据传曹操共设,计有72座疑冢,来防止盗墓。疑冢的设计体现了盗墓与反盗墓的斗争。

冬十月甲子,表首阳山东为寿陵,作终制曰:“礼,国君即位为椑,存不忘亡也。昔尧葬谷林,通树之,禹葬会稽,农不易亩,故葬於山林,则合乎山林。封树之制,非上古也,吾无取焉。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骨无痛痒之知,冢非栖神之宅,礼不墓祭,欲存亡之不黩也,为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而已。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合古涂车、刍灵之义。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季孙以?兴璠敛,孔子历级而救之,譬之暴骸中原。宋公厚葬,君子谓华元、乐莒不臣,以为弃君於恶。汉文帝之不发,霸陵无求也;光武之掘,原陵封树也。霸陵之完,功在释之;原陵之掘,罪在明帝。是释之忠以利君,明帝爱以害亲也。忠臣孝子,宜思仲尼、丘明、释之之言,鉴华元、乐莒、明帝之戒,存於所以安君定亲,使魂灵万载无危,斯则贤圣之忠孝矣。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桑、霍为我戒’,不亦明乎?其皇后及贵人以下,不随王之国者,有终没皆葬涧西,前又以表其处矣。盖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延陵葬子,远在嬴、博,魂而有灵,无不之也,一涧之间,不足为远。若违今诏,妄有所变改造施,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臣子为蔑死君父,不忠不孝,使死者有知,将不福汝。其以此诏藏之宗庙,副在尚书、秘书、三府。”

上一篇:唐宋时期鞋子的特点是什么呢?

下一篇:正史孙策善良吗(八武将的孙策挺善良的)